正文 第94章 第三產業,方興未艾(1 / 1)

第三產業是相對於第一產業、第二產業而言,也稱第三次產業,是英國經濟學家、新西蘭奧塔哥大學教授費希爾於1935年在《安全與進步的衝突》一書中首先提出來的。顧名思義,第三產業是指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比如旅遊、信息等產業。

在我國,第三產業主要包括流通和服務兩大部門,具體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流通部門: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和倉儲業;二是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金融業、保險業、地質普查業、房地產管理業、公用事業、居民服務業、旅遊業、信息谘詢服務業和各類技術服務業;三是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教育、文化、廣播、電視、科學研究、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等。由此可見,第三產業基本是一種服務性產業。

受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影響,在全國範圍內,第三產業的發展可謂方興未艾,很多人都成為了時代的弄潮兒。

向陽村是河北省某市的一個郊區小村,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向陽村成了典型的城中村,村裏所有的耕地先後都被征用,全村2000多人無地可耕。然而,與過去相比,他們不僅衣食無憂,而且還先後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其中的關鍵就在於他們積極投身第三產業。

楊先生是向陽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他的主要工作就是下棋,原來,靠著征地的賠款,楊先生在鬧市區盤下了一個小旅館,僅此一項每個月就有幾千元的收益,而旅館的工作隻他老婆一個人就絀絀有餘,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下著棋就把錢賺了!”

除了楊先生外,向陽村的其他村民們也是八仙過海,各顯奇能:

村民馬先生創辦了一所私立幼兒園,由於教學水平較高,因此幼兒園規模是一擴再擴,甚至很多城裏人都把孩子送到這裏;

村民羅先生開了一家古董店,經營品種五花八門,很多人都願意到他那裏淘寶;

即使是投資意識最差的村民,也都在自己的院子裏蓋滿了大大小小的房子,僅出租房屋一項,年收入就高達1萬元左右。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楊先生那樣的條件,然而,正如魯迅先所說,第三產業其實也像海綿裏的水,隻要善於觀察,終究會有機會。專家指出,適合百姓投資的第三產業領域主要以下幾類:

●生產性服務業

老百姓可以依托周邊地區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等優勢,積極投資中介服務、物流、運輸、銷售、農資供應、農資配送、畜禽防疫、飼料經銷等生產性服務業,既可增加收入,還能不誤農時,可謂最好的兼職。

●基礎性服務業

隨著農村地區經濟發展不斷加速,可供我們支配的收入也在不斷增加,尤其是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人,其消費水平與服務需求甚至超過了城市人群。因此,選擇餐飲、娛樂、旅店、茶樓、超市、商店、理發、美容、修理等基礎性服務業作為投資,無疑能迎合廣大百姓日益高漲的需求,自然也能取得可觀的收益。

●新型服務業

對於經濟比較發達的農村地區,尤其是背靠城市的農村地區,除了可以開展上述基礎性服務以外,還可以嚐試家政服務、物業管理、醫療保健等新型服務業,不僅能夠取得可觀的收益,還能為建設新農村、建設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鄉村旅遊業

相對於經濟發達地區而言,很多人認為偏遠或者落後地區搞第三產業有點不切實際,其實不然,時下,不少農村地區尤其是有著獨特風格的農村地區都走上了旅遊致富的道路,而且都取得了很不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這些卻是那些經濟發達地區所不具備的。因此,這些地區的人應該善於發現家鄉之美,並積極開掘有價值的景點,從而吸引遊客,實現旅遊創收。

總之,第三產業對於每個人都有機會,關鍵就看你有沒有眼光。當然,注重投資風險永遠都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