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誰一分鍾以前的所在地?”
於果凝然說:“不,回到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三十號晚上七點,地點是北水街。七點半發生的事,給我留出半個小時正好。”
係統這才明白:“您是直接回到曆史中去,查看杜陽砸張宏勳凱迪拉克車的那個時間段?”
於果點點頭:“是,雖然是從非洲大草原忽然回到寒冷的北方雪窩,我還沒換衣服,但我的身體跟常人不同,還是扛得住的。再說,先回到現實世界後再調整時間點,再回曆史中,就需要花三倍的錢,我這麼做還是為了省錢。”
係統回答:“您這個決定很英明,這樣隻需要花費三萬五千元即可,我還可以附送您一件羽絨服、一件羊毛衫和一條秋褲,雖然不值五千元,但畢竟我的辛苦調配,都具有時代風格,也是需要花費的。
“所以,您一共花費四萬元,不但可以回到您想去的時間和地點,還可以讓您迅速融入那個時代裏。您現在身上這件衣服太前衛了,即便您不怕冷,可給當時的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可不利於您的行動,說不定也會引起更多人的注意,進而影響曆史。”
於果被說服了:“好吧,謝謝你,四萬就四萬。”
“請準備好,馬上開始,祝您旅途愉快。”
鬥轉星移,時光如梭。
於是在傳送過程中,於果感到一暖,多了一件黑色羽絨服。那個年代羽絨服剛剛興起,而且模樣中規中矩,毫無特色,甚至不常見大紅和深藍這種炫目的顏色,特別厚且沉重,係統為於果準備的衣服恰到好處。
至於裏麵的羊毛衫,其實就是那時候的手打毛衣,因為當時的膠東一般家庭,都是穿手打毛衣,買羊毛衫的還很少。於果摸著毛衣,想起了母親在自己小時候為自己打的毛衣。
至於秋褲,他看不到,而且這也不重要。
放眼放去,一片白茫茫厚墩墩的大雪地,踩進去就是一個大窟窿,最深的地方甚至可以沒過膝蓋。
北水街直到21世紀,仍然是一條小巷子,但卻是膠東市市中區最繁華的地段之一,往北走就是著名的海岸街,而再向南走就會到膠東第一街--正南長街,那時候已經布滿了三到四層的樓房,上麵還沒平改坡,全都堆滿了大片大片的白,還真像書上寫的那樣,如同棉被。
而北水街本身,是膠東本地小吃店的重要發源地,是象征老膠東人情懷和本土味道的街道,即便現在高樓林立,人們還是喜歡穿梭其中,尋找喜歡的水煎包、大餡餃子和餛飩。許多來膠東遊玩的人們,除了看看所謂的古老海岸街、海底世界、抗倭名將水城、仙島風光等等景點,很多吃貨也都是要來這裏嚐嚐鮮的。
但在一九九一年,北水街那些已經拆遷了的老樓,真的時光倒流,重新豎立起來,隻是那種陳舊的昏黃色,全部被一片毫無吝嗇的白給徹底吞沒了。
天黑得早,可天色很好,隱約還能看到星光,簡直不能想象在幾十年後,霧霾嚴重到汙染了視覺和呼吸道。純黑和純白色,構成了樸實安詳的九十年代冬季風景畫。
下班的人們根本無法騎自行車,隻能用力推著向前走,因為自行車的車筐需要裝東西,甚至帶孩子。到了家就得急三火四地做飯,並且快速到小棚取勞動工具出來掃雪,這是義務勞動,可那個時代,誰要是不出來為自己家樓這片區域掃雪,似乎是會臉紅的。
有的孩子忘記帶家鑰匙,便在樓道裏寫作業,凍得直哆嗦。完成作業的小孩在笨拙沉重地追逐著,歡叫著,雪球來回飛舞,偶爾撿到一個跳棋棋子玻璃球或者馬賽克,都高興得不得了。
再大點的孩子,就玩擦炮和甩鞭炮(手心炮),雖說在雪地裏很影響小型鞭炮的發揮,可絲毫不影響他們的熱情。
於果並沒有陶醉而盡情地欣賞這一切,但是記憶的潮水不斷地湧上來。
這個時候,他爸媽應該剛相親認識,或者正準備結婚呢。那時候的人找對象沒那麼多毛病,一來二去地交往,馬上就往結婚上奔了。
曾經他也有這麼一次經曆,他掛在脖子上的鑰匙因為脫外套時一下子甩掉了,放學回家比爸媽下班早,隻能跟那些同樣情況的同學一起在樓道寫作業。可他不甘心,非要回去看看,憑著較強的記憶力,找到原地,發現鑰匙就在那裏靜靜地躺著。
還有一次,兩幫孩子互相打雪仗,越打越生氣,即將打起來的時候,忽然發現有個老太太摔倒了,兩幫孩子一起把她送進醫院,雖然並非是握手言和,可孩子們的大方向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