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如何規劃籌備教育金(1 / 2)

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子女教育金都必須提前規劃。那麼,如何規劃子女教育金呢?

(1)子女教育金規劃應該遵循的原則。

①既要考慮子女的興趣與能力,也要考慮家庭的支付能力。

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子女的興趣愛好轉換很快,學習成績和以後的發展方向也未定型,父母應該從較寬鬆的角度準備教育金,以應付子女未來不同的選擇。比如是上普通大學還是藝術院校,是在國內上學還是出國留學。如果家庭的支付能力實在有限,甚至可以與子女溝通深造的問題,因為子女可以參加工作幾年之後再確定深造的意願,也可以自籌部分深造費用或者申請國家助學貸款等。

②盡可能多準備,到時候多餘的部分可留做自己的退休金備用。

如果子女獨立性較強,可能會以假期打工賺取生活費,或者可以獲得獎學金,這樣就可以大大降低父母的負擔。但是由於這是不確定因素,作為父母還是不能做這樣的假定,在籌集時多準備一些為好。多餘的資金可以當做自己未來的退休金,降低退休後對子女的依賴程度。

③充分利用定期定額計劃來實現子女教育基金的儲蓄。

每月存一點,別看存得不多,正是這樣的習慣性儲蓄計劃能為你的子女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目前可以利用很多投資工具來強製儲蓄,比如教育儲蓄、教育保險等。

④投資時,注意以保守投資為主,不要太冒風險。

教育金畢竟不是越多越好,所以不必因為籌集的壓力選擇高風險的投資工具,因為如果本金遭受損失對以後子女教育安排的不利影響會更大。所以,投資還是要以穩健為原則。

(2)教育投資規劃的工具

子女的教育投資規劃也涉及了對投資工具的選擇。上麵已經指出,教育投資以穩健為主。所以與其他投資計劃相比,教育規劃更重視長期的投資工具。

傳統教育投資工具主要有教育儲蓄和教育保險兩種。

①教育儲蓄。

教育儲蓄的最大優勢在於采用零存整取定期儲蓄的方法,獲取整存整取的存款利息,還可以免繳利息稅。其最低起存金額為50元,最高為2萬元,存期分為1年、3年和6年三個檔次。

1年期、3年期的教育儲蓄按開戶日同期同檔次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息;6年期按開戶日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息。

但是,教育儲蓄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一,能辦理教育儲蓄的投資者範圍比較小,隻有小學四年級(念四年級)以上的學生才能辦理教育儲蓄。按銀行規定,支取教育儲蓄款必須開具非義務教育的入學證明,否則不能享受利率優惠和免稅優待。這樣就將長達9年的義務教育費用排除在外。

第二,規模非常小。教育儲蓄的存款最高為2萬元,因此,單憑教育儲蓄肯定無法滿足孩子教育金的準備。以現在培養一個大學生的費用為例,每月生活費約為500元左右,每年的學雜費少則五六千元,多則七千元,甚至上萬元的也為數不少,普通高校四年下來總共的費用在4萬~5萬元之間,2萬元遠遠不夠。而一旦孩子有機會出國留學,這筆費用更是要以50萬~100萬元來計算。

同時,家長在為孩子準備教育儲蓄的時候,還必須考慮到存款利率變動帶來的風險。由於教育儲蓄按開戶日利率計息,如在升息前存入,且選擇的存期太長,儲戶不能分享到升息的好處。

②教育保險。

教育保險相當於將短時間急需的大筆資金分散開逐年儲蓄,投資年限通常最高為18年,所以越早投保,家庭的繳費壓力越小,領取的教育金越多;而購買越晚,由於投資年限短,保費就越高。

教育儲蓄險一般都是在孩子上初中、高中或大學的特定時間裏才能提取教育金。比如,投保年齡在0~9歲之間的孩子,12周歲時就可以領取基本保險金額的10%作為初中教育金;15周歲時可以領取基本保險金額的15%作為高中教育金;18歲時可以領取基本保險金額的25%作為大學教育金;25歲時可以領取基本保險金額的50%作為創業基金;60周歲後每年可領取基本保險金額的13%(女性為12%)作為養老金,直至身故。而10~12歲投保的孩子就不能領取初中教育金;13~15歲投保的孩子就不能領取初中和高中的教育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