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購車應選擇最佳時段(1 / 1)

買車就像投資,時機是重要的。要想挑選到合適的買車時機,最好以兩個方麵為基本參考依據,一是抓住廠商及經銷商結算年銷售的時候,二是抓住車型實際上市時間的長短。

(1)廠商及經銷商結算年銷量。

一般來講,每年年末的時候,就是廠商及經銷商結算年銷量的時候,因為這時廠商要統計一年的銷量,從而總結出一年的產銷數據、成本總額、銷售總額、利潤總額等數據。而且每到年底,廠商需要清理一年中所剩餘的庫存,為下一年的銷售計劃或新車型上市做好準備,如果今年的銷售計劃尚未完成,則需要依靠年末的時間,采用各種手段增加銷量,以求完成一年的銷售計劃。

對於經銷商來說,一年即將結束時,也是他們總結年銷售量、成本總額、銷售總額和利潤總額的時候,更重要的是向汽車廠商拿返利的時候。這時,總銷售量就變得尤其重要。銷售量大則意味著返利金額大。而且目前絕大部分的經銷商都必須完成定期向廠商拿貨的義務,不管之前的貨物是否已經完全賣出,隻要到了約定的時間,就必須按約定的數量向廠商拿貨,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經銷商的流動資金被壓的最大原因。所以,每到年末,經銷商為多拿返利,收攏被壓資金,就必須采取各種方式增大銷量。因此,在年末應該是消費者一年當中最為適合的買車時機。

(2)車型實際上市的時間長短。

許多準車主在得知某品牌將有最新車型即將上市的消息後,立即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該車型的各種資料,在翻看完自認為許多的車評之後,馬上就先入為主地認為該車型好,在上市之初立即向經銷商下訂單,交款,然後喜滋滋地等著拿新車。其實,這種購車方式對於廠商和經銷商來說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而對於消費者,追求最新車型在短期內雖然是一件長麵子的事情,但對於長期使用來說則可能是一件煩心的事情。

因為每一款新車推出市場後,廠商就會根據車主人數的多少決定是否再繼續生產,其次通過車主的反饋信息對新車在推出市場前尚未能檢測出來的缺陷或瑕疵采取補救措施或進行修繕,這也是為什麼會有汽車召回製度的最大原因。而且新車新上市,雖然有許多的評論,但由於並沒有真正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許多問題是不可能暴露出來的,因此所有的評論雖然能總結出某些優點和缺點,但始終缺乏真正的客觀性。具體購車時間可參考以下三點:

第一,選年末。最好是根據當年過新年的具體時間向前推2~3個月。例如,明年春節為2010年2月14日,向前推2~3個月,即2009年11、12月可算是買車的最佳時機的開始。

第二,看車型上市時間。一部新車從正式上市之日開始計算,一般最好曆經1年後再購買。例如,新車於2009年1月1日正式上市,那麼最好在2010年1月1日後再購買。如果並不著急買車的話,最好能曆經2年再購買。

第三,看車型售賣數量。一般如果看中了一款車型,最好在該車型已經被售賣了3萬輛後再決定出手。

上述三套方法最好相互結合使用,其好處在於當一部車上市1~2年或已經出售3萬輛時,由於已經有許多車主會將自己的感受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出來,準車主可以從中得知該款車更多的真實、客觀的信息。而且,此時廠商也可以從車主的反饋信息中得知該款車是否存在瑕疵,如果存在的話就進行召回,並在下一批同款車型生產時避免了同類的問題。那時如果你購買該款車就不會為同樣的問題所困擾,同時價格也會比原先的要低廉,甚至還能用同等或更低的價格購買到更高配置的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