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四大誤區影響買車(1 / 1)

同價位的車,排量是不是越大越好?自動擋車是不是一定比手動擋費油?配置是不是越高越好?這些看法到底對不對?在這裏提醒大家別陷入誤區。

誤區一:排量越大越好。

專家說法:首先,排量大,油耗就高,價格也會較高。一般來說,排量反映兩個指標,一是日常使用的排氣量,二是加速時的後備功率,前者以能滿足平速使用的需求為適宜,後者則是在加速時,車的提速表現,排量大的,加速時間短,加速效果明顯,但耗油量會增大。對於普通車主來說,瞬間加速性能不是主要的,因為在實際駕車中很少有迅速加速的情況,況且道路條件也不允許。普通家用轎車排量在1.4L~1.8L就足夠了,對動力性有特殊要求的,可達到2.0L,此外,還要結合汽車的自重與外形尺寸選排量。

誤區二:自動擋的車比手動擋的車費油。

專家說法:理論上是這樣,自動擋的液壓傳動損失要比手動擋大5%,也就是耗油多5%,但依據具體情況有所區別。堵車嚴重,開手動擋的車要不停地換擋、摘擋,這些反複動作特別耗油,相比較,自動擋卻反而省油。

同時,油耗大小還要結合車主的操作習慣而定,如果車主是位新手,掌握不好換擋時機,頻繁地起步、加速、刹車,會比較費油,還有諸如停車時間較長卻不熄火;開車時喜歡見縫插針,不停地變道,變道比直線多耗油25%;車上經常載有重物等,這些習慣都是造成油耗高位不下的罪魁禍首。

誤區三:配置高表明汽車的功能齊全,能更全麵地滿足車主的需求。

專家說法:配置的高低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喜好,但汽車的基本配置卻是必不可少的。

如安全性方麵,要有ABS、安全氣囊與完善的製動係統,以確保行車過程中的安全;動力性方麵,汽車功率、扭矩、最高時速、排放性等。在操作舒適性方麵,則依據車主自己的習慣而定,但有些配置在提供了便利性的同時,卻犧牲了耐用性,如手動空調就明顯比自動空調壽命長。

現在,有些廠家為增強車的功能性,裝有倒車雷達、前障礙物雷達,但它們隻起到提示作用,並不能真正起到避免碰撞的作用,因此,屬可有可無的裝置。而車身裝有的高檔DVD等就更是豪華擺設了,很少有人在車裏看電視,而開車時看又不安全,將大筆錢花在這些使用率很低的內部配置上無疑是一種浪費。

誤區四:車好不好,聽關門聲。關門聲越重說明車越結實,車身鐵皮厚度是汽車質量的重要指標。

專家說法:關車門聲音輕重不是來自於車門鐵皮的厚薄,而是車內的氣壓,也就是車的密閉性。車的密閉性好,撞擊力自然就大,在關門時聲音會相對較重,而密閉性差的車,在關車門時,氣壓會從各個縫隙流出,關車門聲會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