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水仙數漳州
水仙花,“漳州三寶”之一,福建省省花,我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水仙花原產自中國,如今水仙花香已飄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成為世界知名花卉。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我國人民就開始種植水仙花了。水仙花亭亭玉立,身姿秀麗,花香怡人,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還因此贏得了“淩波仙子”的雅號。
水仙花對生長環境的要求較為苛刻,故分布範圍較小,主要產於我國東南沿海常年溫暖、濕潤的亞熱帶濕潤氣候地區。因此,閩、浙、蘇、滬等地的水仙花,質量非常之高,其中以福建漳州為最,自古就有“天下水仙數漳州”之美譽。
水仙花因花瓣形狀不同,有單瓣水仙和重瓣水仙之分。單瓣水仙花氣清新,花期約為15天。重瓣水仙花氣較單瓣水仙遜色,花期約為20天;水仙花又因產地不同,分為漳州水仙和崇明水仙;水仙花以白色最為常見,也有一種黃色的,俗名喇叭水仙。近年,江蘇連雲港又有人培育出了彩色水仙,能開出各種不同顏色的花來。
中國古代的人們喜歡給美好的事物冠以一個美好的傳說。同樣,水仙花也有屬於它自己的美麗故事。
傳說,明朝景泰年間(1450年-1457年),福建漳州籍官員張光惠因看不慣官場黑暗,辭職返鄉。當他乘船經過江西洞庭湖時,被迷人的湖光山色所陶醉,做了一個美麗的夢。張光惠夢見一位美麗的白衣仙子亭亭玉立於象牙船上,向自己徐徐飛來。等張光惠醒來,仙子不見了,隻見湖麵上漂來一莖小巧可愛,晶瑩剔透的白色花卉。張光惠將這枝不知名的小花帶回家鄉漳州,小心翼翼地種在花園裏。每天以泉水澆灌,經過張光惠多年的悉心照顧,小花終於綻放了。滿園花香,久久不能散去。張光惠見這株花冰清玉潔,一塵不染,又是在洞庭湖上夢見淩波仙子而得,故將其命名為水仙花。
此外,關於崇明島的水仙花,也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當年一代女皇武則天下旨要求天下花卉必須同時在其禦花園綻放。福建水仙花六姐妹被迫前往都城長安(今陝西西安),六姐妹中最小的妹妹不願意隻為武則天一人開花。於是,當姐妹們行至長江口的時候,小妹妹偷偷留在了崇明島。從那以後,福建水仙花都是五朵花成一株開,隻有崇明水仙一支獨放。
古今中外的文人雅士,無不愛花,賞花,詠花。美麗的水仙花,自然也成了他們經常詠歎的對象。
宋代詩人黃庭堅有詩《次韻中玉水仙花》曰:“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暗香已壓酴醾倒,隻比寒梅無好枝。”元代詩人楊載的《水仙花》讚道:“花似金杯薦玉盤,迥然光照一庭寒。世間複有雲梯子,獻與嫦娥月裏看。”明代詩人楊慎的在《水仙花四絕》中則是這樣讚美水仙花的:“淩波微步洛川傍,合與江梅競晚芳。不見當年林隱士,西湖配食水仙王。”英國著名詩人華茲華斯也有詩歌《詠水仙》:“我好似一朵孤獨的流雲,高高地飄遊在山穀之上,突然我看到一大片鮮花,是金色的水仙遍地開放……我的心又隨水仙跳起舞來,我的心又重新充滿了歡樂。”
水仙花,不僅是漳州的,還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我們要一起攜起手來,保護水仙花,讓水仙花將我們的生活裝點得更加美好,讓美麗的水仙花香飄萬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