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神山冠豸山
冠豸山,位於武夷山脈南段,閩西連城縣城東郊1公裏處。冠豸山與武夷山同屬丹霞地貌,山勢雄奇,秀麗壯美,故並稱“北夷南豸,丹霞雙絕”。
冠豸山,舊稱“東田山”、“蓮峰山”,因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相傳獬豸為古代的一種神獸,似羊而獨角,忠誠且正直,能辨是非曲直,若見人爭鬥,會角觸理虧的一方。因此在古代,獬豸常常被當做公平正義的化身,獬豸冠也成了執法官的代稱。酷似獬豸冠的冠豸山也成了當地人頂禮膜拜的神靈,人們親切地稱其為“客家神山”。
連城山水,價值連城!冠豸山體於縣城之東1.5公裏處平地兀立,不連崗以自高,不托勢而自遠,外直中虛,集山、水、岩、洞、泉、寺、園諸神秀於一身,奇峰競秀,山水相襯,以雄奇、秀美著稱,自古就有“八閩名勝”、三江(閩江、九龍江、汀江)“上遊第一觀”的美譽。冠豸山以其天生麗質於1986年榮膺“福建十佳風景區”,1994年被確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0年被評為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區,2009年被列入中國國家自然遺產名錄。
冠豸山風景區總麵積123平方千米,由獬豸冠、石門湖、竹安寨、九龍湖、旗石寨等五個旅遊區組成。由單斜岩層組成的丹霞峰叢,奇峰座座,峭壁森森,青山與碧水相伴,綠樹與丹崖相依,真是“十裏丹崖十裏畫”!
獬豸冠雄奇險峻,威嚴剛正。在山頂長壽亭下的峽穀中,有一根碩大無朋的圓柱形石柱,它孓然挺立於山穀中、天地間,直指蒼穹,充盈著陽剛之氣,給人以奮進、拚搏的無窮力量,被稱為“生命之根”。與獬豸冠陰陽相對的是被譽為“客家秀水”的石門湖。石門湖是鑲嵌在冠豸山景區的一顆明珠,煙波浩淼,水碧湖幽,美不勝收。在石門湖畔的一麵光滑石壁上突現一狹縫,縫中臨水處有一眼黑色的洞,洞的四周長著小草、青苔,洞下水光輝映,被稱為人類的“生命之門”。碧水映丹山,陰陽稱雙絕!作為冠豸山水代表作的“生命之根”和“生命之門”兩景點相距僅1公裏之遙,一個在水中,一個在湖畔,陰陽相對,遙相呼應,堪稱華夏一絕、神州奇觀,人稱“陽剛天下第一,陰柔舉世無雙”。
此外,竹安寨的馬頭山峰叢猶如一隻雄鷹,展翅欲飛;壽星岩慈眉善目,俯看人間萬象;清澈透明的天池水,四季不枯;兩壁陡峭而頂部狹窄、橫看成嶺側看成峰的天牆,氣勢非凡,如亙古的長城,蔚為壯觀!旗石寨上的旗石峰拔地而起,丘壑相間,如旌旗迎風招展;百丈岩上怪石嶙峋,各種動物形象若隱若現……
與其他的天下名山相比,冠豸之山並非最為奇險,冠豸之水也並非最為秀美,真正讓冠豸山名揚天下的是山上眾多的書院。自南宋至清,不少文人雅士紛紛在冠豸山結廬倡學,建有“二丘書院”、“樵唱山房”、“東山草堂”、“修竹書院”、“五賢書院”……山上還有隨處可見的精美而又珍貴的摩崖石刻和題匾。這所有的一些都為雄奇秀美的冠豸山平添了幾分書卷氣,這也是冠豸山最為彌足珍貴的地方之一。
壯哉!冠豸山!美哉!冠豸山!神哉!冠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