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股息和紅利股息和紅利(2)(1 / 3)

將送紅股與派現金相比,兩者都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回報,隻不過是方式不同。隻要上市公司在某年度內經營盈利,就是對股民的回報。但送紅股與派發現金紅利有所不同,如果將這兩者與銀行存款相比較,現金紅利有點類似於存本取息,即儲戶將資金存入銀行後,每年取息一次。而送紅股卻類似於計複利的存款,銀行每過一定的時間間隔將儲戶應得利息轉為本金,使利息再生利息,期滿後一次付清。但送股這種回報方式又有其不確定性,因為將盈利轉為股本而投入再生產是一種再投資行為,它同樣麵臨著風險。若企業在未來年份中經營比較穩定、業務開拓較為順利,且其淨資產收益率能高於平均水平,則股東能得到預期的回報;若上市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低於平均水平或送股後上市公司經營管理不善,股東不但在未來年份裏得不到預期的回報,而且還將上一年度應得的紅利化為了固定資產沉澱。這樣送紅股就不如現金紅利,因為股民取得現金後可選擇投資其他利潤率較高的股票或投資品種。

上市公司的分紅是采取派現金還是送紅股方式,取決於持多數股票的股東對公司未來經營情況的判斷和預測,因為分紅方案是要經過股東大會討論通過的。但我國上市公司中約有一半以上的股份為國家股,而且其股權代表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人員。由於切身利益的影響,經營管理人員基本上都讚同企業的發展與擴張,所以我國上市公司的分紅中,送紅股的現象就非常普遍。

第五(節)配股的利弊

1.配股不是分紅

分紅是上市公司對股東投資的回報,而配股並不建立在盈利的基礎上,隻要股東情願,即使上市公司的經營發生虧損也可以配股,上市公司是索取者,股東是付出者。股東追加投資,股份公司得到資金以充實資本。配股後雖然股東持有的股票增多了,但它不是公司給投資者的回報,而是追加投資後的一種憑證。

現代中國處於股市創立初期,股市的規模較小,股票嚴重短缺,隻要買到股票就賺錢。這種現實極大地刺激著百姓入市投機的熱情,而上市公司正是利用了這一點,低價向老股東配售新股,一方麵壯大了公司的資金實力,且也滿足了股民對股票的渴求。

2.配股與投資選擇

根據公司法的有關規定,當上市公司要配售新股時,它應首先在老股東中進行,以保證老股東對公司的持股比例不變,當老股東不願參加公司的配股時,它可以將配股權轉讓給他人。對於老股東來說,上市公司的配股實際上是提供了一種追加投資的選擇機會。

老股東是否選擇配股以追加對上市公司的投資,可根據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配股資金的投向進行判斷。但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除了配股外,股民還可通過購買其他公司的股票、投資債權及居民儲蓄來實現追加投資,其關鍵要視投資收益情況來確定。如配股上市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還達不到居民儲蓄存款利率水平,顯然上市公司的經營效益太差,其投資回報難以和居民儲蓄相比,股民就可不選擇配股這種方式來追加對上市公司的投資。當然,當一個上市公司確定配股以後,如配股權證不能流通,其配股就帶有強製性,因為配股實施後股票就要除權,價格就要下跌,如老股東不參加配股,就要遭受市值下降的損失。其逃避配股的唯一方法就是在配股前將股票拋出。

3.配股與投資風險

對投資者來說,配股有時預示著更大的投資風險。首先,根據我國的有關規定,上市公司每年可有30%的配股額度,不配也就浪費了指標。許多上市公司純粹是為了配股而配股,所籌資金並不一定有合適的項目去投資。如一些上市公司,因在本行業已無擴展餘地,就拿著配股資金去經營一些非主營業務,有時幹脆就將資金存入銀行或炒股票、房地產,而這些公司在這方麵是不具優勢的。其次,按比例、高溢價地配股意味著要用配股資金再造一個和公司現有規模相差無幾的企業,即使能找到合適的項目,但項目的建設是否能順利進行,項目投產後產品是否能有銷路、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技術力量是否能跟得上,這都是影響配股資金能否在預定的期限內見成效是關鍵問題。

4.配股與資產流失

配股,一般是全體股東都應按持股比例追加投資,這樣將不改變原有股東的相對持股比例。當然,如果某些股東對持有比例不介意的話,也可以放棄配股。但放棄配股的股東可能遭受市價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