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股票基本麵分析(3)(1 / 3)

而對於個股來說,如上市公司經營確實有方,對其股價可看高一線,但最高價還是應限定在每股淨資產的三倍以內:

0.8×每股淨資產<股票價格<3×每股淨資產

由於我國的資產評估工作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在掛牌以前,有些上市公司的淨資產含量明顯是被高估了的,比如一些上市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連年都在10%以下,明顯低於行業水平。這種企業的淨資產含量就可能包含有較大的水份,投資者在選股時應加以注意。

有些研究者把股票的價格與上市公司利潤的增長聯係起來,認為股價應與利潤的增長率成正比。這種聯係尤其對滬深股市是不適宜的,因為許多上市公司發展是屬於數量型的而不是質量型的,其利潤的增長主要是因為不斷配股而增加淨資產投入的結果,但其單位資產的收益率並未有絲毫的提高,投資者也難以從這類公司的發展中得到任何實惠。這正像銀行儲蓄,利率是固定的,隻要儲戶多存,其利息總額肯定會同步增長。而即使上市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每年都有所增長,但它是有極限的。對於股市整體來說,其平均淨資產收益率不會超過其他領域平均投資收益率(一年期存款利率)的50%。

對於個別上市公司來說,其淨資產收益率的極限水平也就是一年期存款利率的三倍。相應地,如果購買股票的價格超過每股淨資產的三倍,等量的資金所獲效益就比不上銀行存款利率。

設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為i,某上市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為3i,是銀行存款利率的3倍,其股票價格為P,每股淨資產為J。當股票的價格分別為淨資產的2.9倍、3倍或3.1倍時,判斷等量的資金在投資股票與銀行存款上的優劣。

無論股票的價格如何,由於它不影響每股股票的淨資產,其一年產生的投資收益將是恒定的,其收益為:

R=淨資產收益率×每股淨資產=3J×i

(1)當每股股票的價格為其淨資產J的2.9倍時,將等量的資金2.9J存銀行,可獲得存款利息2.9J×i,同等的資金購買股票將比存銀行合算。

(2)當每股股票的價格為其淨資產J的3倍時,將等量的資金3J存銀行,可獲得存款利息3J×i,同等的資金購買股票所獲收益與銀行存款相同。

(3)當每股股票的價格為其淨資產J的3.1倍時,將等量的資金3.1J存銀行,可獲存款利息3.1J×i,同等的資金購買股票所獲收益將比銀行利息要低。

在購買股票時,如上市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為同期儲蓄利率的a倍,若要使股票的投資收益不低於同期儲蓄存款的利息,則股票的價格不能超過每股淨資產的a倍。

第五(節)價值觀與股價

在股市上,當某種事件發生後,投資者都是根據自己的價值觀來判斷其對股價的影響,當投資者認為是利空消息時,將會拋售股票,從而引起股價的下跌;而當投資者認為是利多消息時,將會買進股票,從而促使股價上漲。

投資者的價值觀是影響股價漲跌的決定因素,要在一個股市上取得豐厚的投資收益,了解投資者的價值觀可以說是關鍵中的關鍵。股價的漲跌決定於資金的進出,而資金的運動又決定於投資者的價值觀。

在國外較為成熟股市,當股市的收益與儲蓄利率基本相當時,投資者才入市投資,這樣就使股市的市盈率總是保持在一個與儲蓄利率相當的水平。如香港股市,在恒生指數達到12000點時,其市盈率也就13倍左右。其他國家股市,市盈率一般也都在20倍以下。我國的銀行存款利率雖比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普遍要高,但我國滬深股市的市盈率也比其他股市要高,一般都在30倍左右。造成這種現象是基於投資者這樣的一種認識,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情況下,上市公司的發展前景廣闊,其滬深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就是應該高於其他股市。

上市公司的配股,在國外是絕對的利空,因為配股需要投資者追加投資且要從股市抽走資金,它會導致股市資金偏緊,從而引起股價的下跌。而在我國,投資者卻將配股當利多來消化處理。同樣,在新股上市時,投資者都趨之若鶩,不問業績好壞,不論上市公司前景如何,投資者都容易認定一個理,那就是新股必賺。然而,這種投資觀念勢必存在著極大的風險。

對待股票流通盤的大小,我國投資者與國外投資者在價值取向上也大相徑庭。我國投資者認為盤子愈小愈值錢,盤子小,就容易炒,價格就上得快,所以滬深股市中相當股票的價格是依照流通盤大小拍定的,盤子愈小,價位就愈高。而在國外,小盤股的待遇遠遠比不上大盤股,因為小盤股不易在低位買進,幾筆申買價就可能將價位抬起;而賣時也比較困難,少量的拋售就能將股價打壓下來。小盤股不但流動性差,且股本較小的上市公司,其經營的風險也較大,故小盤股在國外不太受歡迎。

在投資和投機方麵,我國投資者喜投機而不太講究股票的投資價值。表現在股票上,業績好的股票沒有人追棒,其股價死氣沉沉。麵對一些能吸引人注目的股票,哪怕其業績平平甚至虧塤,股民也要借機狂炒一番。而表現在市場方麵,由於前兩年深圳股市相對比較規範,雖然其股票的投資價值高,但由於難以形成所謂的熱點,其成交就遠遠不如上海股市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