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股票基本麵分析(5)(2 / 2)

(4)主營業務利潤率[(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主要反映了公司在該主營業務領域的獲利能力,必要時可用這項指標作同行業中不同公司間獲利能力的比較。

以上指標可以在同行業、同類型企業間進行對比,以便選擇實力更強的企業作為投資對象。

2.查看“重大事件說明”和“業務回顧”

這些欄目中經常有一些信息,預示公司在建項目及其利潤估算的利潤增長潛力,值得分析驗證。

3.查看股東分布情況

從公司公布的十大股東所持股份數,可以粗略判斷股票有沒有大戶操作。如果股東中有不少機構投資者,這隻股票的炒作氣氛將會較濃。

4.查看董事會的持股數量

董事長和總經理持股較多的股票,股價直接牽扯他們的個人利益,公司的業績一般都比較好;相反,如果董事長和總經理幾乎沒有持股,很可能是行政指派上任,就應慎重考慮是否投資這家公司,以免造成損失。

5.查看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入

一般來說,投資利潤來源單一的公司比較可信,多元化經營未必會產生多元化的利潤。

第十一(節)入市時機分析

選擇有利的入市時機對投資效益有決定意義,它一貫被認為比選擇哪種股票更為重要。

對入市時機的分析也就是對股市未來大趨勢的分析。它包括對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國內政治社會情況、財政金融政策、經濟現狀和投資意願等多方麵的分析和展望。

國家宏觀經濟調整階段即將結束而新一輪快速發展有跡象開始時為入市的最佳時機,這時政策與市場的要求和利益趨向一致,證券市場必定會有較好的表現。這個時期的表征可以從傳媒中觀察到,如國內政局平穩,社會安定,通貨膨脹率較低,經濟增長率保持在良性範圍內,物價穩定,進出口貿易穩步增長,貿易順差增大,外彙儲備增高,在金融方麵,利率,銀行存款準備金率調低,國家重大經濟建設和重點發展項目實施等。從中可以觀察分析出一輪新的經濟增長是否已經開始?

當宏觀經濟處在調整階段的後期時,股市經過漫長的大熊市,已到了跌無可跌的地步。風險已得到充分的釋放。在這冷清的市場,清淡的交投之中卻蘊涵著生機,隨著宏觀調控的結束,激活股票市場,刺激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已成為必然。此時入市既可以買到價格低廉的股票,又可在未來得到政策上的配合。“生於淒慘,死於輝煌”是股市的鐵律。96年的大牛市就是最好的例證。

選擇新股成批上市時入市是正常行情下被廣泛采用的辦法。由於投入交易市場的資金總量基本確定,新股成批上市發行時,必定抽走一部分資金,如果同時公開發行股票的企業很多,較多的資金轉入股票的發行市場,會使市場的供求狀況發生變化,股價會有向下波動的趨勢,此時入市容易獲得較合適的價格。

就新股票而言,各股份公司為了順利發行新股票,迅速獲得資金,往往利多消息頻傳,後市行情看漲的潛力相對較大;承銷商為了維護自己的市場形象,也會想方設法開辟通道,籌集資金,打響新股上市後的第一炮;有些大戶也會抓住新股在市場上沒有天價、炒作時散戶容易跟風等特點入場作莊。投資者在此時入市,可能是在跟進一個小高潮,易於較快獲得收益,立定腳跟。

在股份公司分紅配股前,由於將給投資者回報,炒作的題材也會增多,對於業績優良回報豐厚的公司有可能走出“搶權行情”,可以考慮購入過戶領息分紅,長期持有或作短線盈利;股票除息除權後,股價較除息除權前降低,對於成長性好業績優良的公司則有望走出填權行情,有些業績優良不僅能夠“完全填權”,而且能夠超過除權前的價位,可以擇優購入等待填權。

確認具體操作時機最常采用的是下列方法:

1.探底

股價見底一般經過狂跌後反彈再跌、低價波動、見底回升三個階段。能夠在股價見底之後的回升階段投資入市是最有把握的選擇。

2.尋峰

股價見頂一般也分為三個階段:

(1)股價狂升後大跌,但成交量驟增,隨即繼續上升,到達峰值但成交量減少;

(2)勢均力敵階段,股價和成交量此伏彼起,稍呈落勢但波動不大;

(3)驟然下跌,雖有反彈也於事無補。在峰值時賣出是離市的最佳時機,最遲也要在第三階段反彈時離市。

3.審時度勢

在見底和到頂之間的時段是投資者最常遇到的情況,所以更為重要,需要審時度勢,在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術手段進行分析判斷的基礎上,力爭在較低價時購入,在較高價時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