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股票技術分析概述(2)(1 / 3)

指標派要考慮市場行為的各個方麵,建立一個數學模型,給出數學上的計算公式,得到一個體現股票市場的某個方麵內在實質的數字,這個數字叫指標值。指標值的具體數值和相互間關係直接反映股市所處的狀態,為我們的操作行為提供指導方向。指標反映的東西大多是從行情報表中直接看不到的。目前,世界上用在證券市場上的各種名稱的技術指標五花八門,數不勝數。例如,相對強弱指標(RSI)、隨機指標(KD指標)、趨向指標(DMI)、平滑異同平均線(MACD)、能量潮(OBV)、心理線、乖離率等。這些都是很著名的技術指標,在股市中長盛不衰。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技術指標還在不斷湧現,充實和擴大這個大家族。技術分析的實質是分析買賣雙方的力量對比,這就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根據這一點設計出新的指標,所以說指標沒什麼“神秘”的。

2.切線派

切線派是按一定方法和原則在由股票價格的數據所繪製的圖表上畫一些直線,然後根據這些直線的情況推測股票價格的未來趨勢,這些直線就叫切線。切線的作用主要是起支撐和壓力的作用,支撐線和壓力線往後的延伸位置對價格的趨勢起一定的製約作用。一般說來,股票價格在從下向上抬升的過程中,一觸及壓力線,甚至遠未觸及到壓力線,就會調頭向下;同樣,股票從上向下跌的過程中,在支撐線附近就會轉頭向上。另外,如果觸及切線後沒有轉向,而是繼續向上或向下,這就叫突破。突破之後,這條直線仍然有實際作用,隻是名稱變了。原來的支撐線變成壓力線,原來的壓力線將變成支撐線。切線的畫法是最為重要的,畫得好壞直接影響預測的結果。目前,畫切線的方法有很多種,它們都是人們長期研究之後保留下來的精華。著名的有趨勢線、通道線等,此外還有黃金分割線、甘氏線等。

3.形態學派

形態學派是根據價格圖表中過去一段時間走過的軌跡的形態,來預測股票價格未來的趨勢。假設條件已告訴我們,市場的行為包括一切信息。價格走過的形態是市場行為的重要部分,是股票市場對各種信息感受之後的具體表現,也就是用價格的軌跡或者說是形態來推測股票價格的未來走勢。從價格軌跡的形態,我們可以推測出股票市場處在一個什麼樣的大環境之中,由此對我們今後的行為給予一定的指導。著名的形態有M頭、W底、頭肩頂、頭肩底等十幾種,這些形態同樣是人們智慧的結晶。需要說明的是,形態學是建立在切線理論基礎上的,是切線理論的進一步延伸和擴展。

4.K線派

K線派側重若幹天K線的組合情況,推測股票市場多空雙方力量的對比,進而判斷股票市場多空雙方誰占優勢,是暫時的,還是決定性的。K線圖是進行各種技術分析的最重要的圖表,我們將在後麵詳細介紹。單獨一天的K線的形態有十幾種,若幹天K線的組合種類就很多了。人們經過不斷地總結經驗,發現了一些對股票買賣有指導意義的組合,而且,新的結果正不斷地被發現和被運用。K線在東亞地區很流行,廣大股票投資人進入股票市場後,進行技術分析時往往首先接觸K線圖。

5.波浪派

波浪理論一詞起源於1978年美國人查爾斯?J柯林斯發表的專著《波浪理論》。波浪理論的實際發明者和奠基人是艾略特,他在30年代有了波浪理論最初的想法。波浪理論把股價的上下變動和不同時期的持續上漲和下降看成是波浪的上下起伏一樣。波浪的起伏遵循自然界的規律,按一定之規進行,股票的價格也就遵循波浪起伏所遵循的規律。簡單地說,上升是5浪,下跌是3浪。數清楚了各個浪就能準確地預見到跌勢已接近尾聲,牛市即將來臨,或是牛市已到了強駑之末,熊市即將來到。波浪理論較之於別的技術分析流派,最大的區別就是能提前很長的時間預測到底和頂,別的流派往往要等到新的趨勢已經確立之後才能看到。但是,波浪理論又是公認的最難掌握的技術分析方法。大浪套小浪,浪中有浪,在數浪的時候極容易發生偏差。事情過了以後,回過頭來數這些浪,發現均滿足波浪理論所陳述的,都能數對。一旦身處在其中,真正能夠正確數浪的人是很少的。

以上五類技術分析方法是從不同的方麵理解和考慮股票市場。有些有相當堅實的理論基礎,有的就沒有很明確的理論基礎,很難說清楚為什麼。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是經過股票市場的實際戰火的考驗,最終沒有被淘汰而被保留下來的,它們都是我們的前人的經驗和智慧的精華。這五類技術分析方法盡管考慮的方式不同,目的是相同的,彼此並不排斥,在使用上相互借鑒。比如,在指標分析時,經常用到切線和形態學派中的一些結論和手法。這五類技術分析方法考慮的方式不同,這樣就導致它們在操作指導時,所使用的方式不同,有的注重長線,有的就要短些;有的注重價格的相對位置,有的注重絕對位置;有的注重時間,有的注重價格。不管注重什麼,最終殊途同歸,隻要能有收益,用什麼方法是不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