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技術指標分析(5)(1 / 3)

隨機指數可以選擇任何一種日數作為計算基礎,例如,五日KD線公式為:

K值=100×\[(C—L5)/(H5—L5)\]

D值=100×(H3/L3)

公式中:C為最後一日收市價:L5為最後五日內最低價

H5為最後五日內最高價;H5為最後三個(C—L5)數的總和

L3為最後三個(H5—L5)數的總和。

2.運用原則

隨機指數是用K%,D%二條曲線構成的圖形關係來分析研判價格走勢,這種圖形關係主要反映市場的超買超賣現象、走勢背馳現象以及K%與D%相互交叉突破現象,從而預示中、短期走勢的到頂與見底過程,其具體應用法則如下:

(1)超買超賣區域的判斷——K%值在80以上,D%值在70以上為超買的一般標準;K%值在20以下,D%值在30以下,為超賣的一般標準。

(2)背馳判斷——當股價走勢一峰比一峰高時,隨機指數的曲線一峰比一峰低,或股價走勢一底比一底低時,隨機指數曲線一底比一底高,這種現象被稱為背馳,隨機指數與股價走勢產生背馳時,一般為轉勢的信號,表明中期或短期走勢已到頂或見底,此時應選擇正確的買賣時機。

(3)K%線與D%線交叉突破判斷——當K%值大於D%值時,表明當前是一種向上漲升的趨勢,因此K%線從下向上突破D%線時,是買進的訊號,反之,當D%值大於K%值,表明當前的趨勢向下跌落,因而K%線從上向下跌破D%線時,是賣出訊號。K上穿D是金叉,為買入信號,這是正確的。但是出現了金叉是否就應該買入,還要看別的條件:第一個條件是金叉的位置應該比較低,是在超賣區的位置,越低越好;第二個條件是與D相交的次數,有時在低位,K,D要來交叉好幾次,交叉的次數以2次為最少,越多越好;第三個條件是交叉點相對於KD線低點的位置,這就是常說的“右側相交”原則,K是在D已經抬頭向上時才同D相交,比D還在下降時與之相交要可靠得多,換句話說,右側相交比左側相交好。

對於K從上向下穿破D的死叉,分析同上類似。

K%線與D%線的交叉突破,在80以上或20以下較為準確,KD線與強弱指數不同之處是,它不僅能夠反映市場的超買或超賣程度,還能通過交叉突破達到發出買賣訊號的功能,但是,當這種交叉突破在50左右發生,走勢又陷入盤局時,買賣訊號應視為無效。

(4)K線形狀判斷——當K%線傾斜度趨於平緩時,是短期轉勢的警告訊號,這種情況在大型熱門股及指數中準確度較高;而在冷門股或小型股中準確度則較低。當KD指標在較高或較低的位置形成了頭肩形和多重頂底時,是采取行動的信號。注意,這些形態一定要在較高位置或較低位置出現,位置越高或越低,結論越可靠,越正確。操作時可按形態學方麵的原則進行。對於KD的曲線我們也可以畫趨勢線,以明確KD的趨勢。在KD的曲線圖中仍然可以引進支撐和壓力的概念。某一條支撐線和壓力線的被突破,也是采取行動的信號。

(5)另外,隨機指數還有一些理論上的轉向訊號:K線和D線上升或下跌的速度減弱,出現屈曲,通常都表示短期內會轉勢;K線在上升或下跌一段時期後,突然急速穿越D線,顯示市勢短期內會轉向:K線跌至零時通常會出現反彈至20至25之間,短期內應回落至接近零。這時,市勢應開始反彈。如果K線升至100,情況則剛好相反。

(6)在使用中,常有J線的指標,即3乘以K值減2乘以D值(3K—2D=J),其目的是求出K值與D值的最大乖離程度,以領先KD值找出底部和頭部。J%大於100時為超買,小於10時為超賣。

(7)當行情處在極強極弱單邊市場中,KDJ出現屢屢鈍化,應改用MACD等中長指標;當股價短期波動劇烈,KDJ反應滯後,應改用CCI,ROC等指標;或是使用SLOWKD慢速指標。

3.慢速KD指標SLOWKD

Slowed KD是在KD的基礎上,對D再進行一次平滑,這次選擇的平滑工具是移動平均,而不是指數平滑。

Slowed KD中的K就是KD中的D,Slowed KD中的D是KD中的D值的移動平均。我們知道,經過平滑的比未經過平滑的慢,所以Slowed KD同KD的本質沒有什麼不同。

例圖:

資金流量指標(MFI)

資金流量指標的英文全名是Money Flow Index,1989年3月由J?WellesWilder’s在STOCKS&COMMODITIES雜誌,首次發表MFI指標的用法,MFI指標實際是將RSI加以修改後,演變而來。RSI以成交價為計算基礎;MFI指標則結合價和量,將其列入綜合考慮的範圍。可以說,MFI指標是成交量的RSI指標。指標的公式隻是硬邦邦的計算程序,重要的是他計算式裏的內涵。就以RSI、STIX、MFI種指標為例,一個是評估價格的作用,一個是評估大盤的作用,一個是評估資金的作用,三者各有其不同的意義。如果僅單純參考RSI指標,則投資者隻能了解價格波動的狀況,而無法衡量資金及整體市場的脈動。

1.計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