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平均線係統本身已經反映了股價目前的運動趨勢,可以說,平均線就是股價目前運動的趨勢線。當平均線向上運動時,反映股價總的趨勢是向上的,相反,當平均線向下傾斜的時候,說明股價正在一個下跌的趨勢當中。平均線運行的角度反映了這個趨勢的強弱程度。越是陡峭的平均線反映出股價運動趨勢越是強烈。然而,平均線的運行角度是在不斷變化的,這就反映出股價運動的趨勢蘊含著變化的契機。因此,分析平均線係統首先就是看它運動的方向和角度,從而判斷目前股價運動的大趨勢及這個趨勢的強弱程度。
其次,我們要觀察不同期限的平均線的運動情況之間的關係。簡單的說,就是觀察短期,中期和長期均線之間的排列關係。這種排列常被分為多頭排列,空頭排列和整理形排列三種。
多頭排列,是指排列方式從上至下分別為:短期,中期,長期,而且所有均線都正向上方運動,這種排列揭示出股價正處於一個強烈的多頭趨勢之中,這種趨勢還會保持一段時間。空頭排列是指排列方式從下至上分別為:短期,中期和長期,而且所有均線都正以一定的角度向下運動,這種排列說明股價正處於一個下降趨勢之中。整理形排列是指短期、中期、長期均線都呈水平運動狀態,且相互糾纏在一起,相距非常之近,這種排列說明股價的運動暫時失去方向,等待市場決定突破方向。
最後,我們要看目前的股價處於均線係統之中的什麼位置。一般來講,股價在均線係統之上是強勢信號,股價在均線係統之下是弱勢信號,如果股價與均線係統非常接近,且股價的波動幅度很小,那麼麵臨的將是一個突破,以決定後市的方向。
股價與平均線偏離的程度也是很有用的一個指標,由於平均線的實質上反映的是一段時間以來的平均持股成本,因此股價與平均線的偏離程度可以反映出市場上獲利或套牢的投資者情況。這個指標稱為乖離率,其主要的功能是通過測算價格在波動過程中與移動平均線的偏移平分比,從而得出股價在劇烈波動時因偏離平均成本太遠而可能造成的回檔或反彈,以及價格在正常波動範圍內移動而繼續原趨勢的可信程度。一般來講,當股價偏離短線均線10%以上之後,即10日乖離率超過10%時,股價有向短期均線靠攏的要求,以消化短期獲利的壓力或空頭回補的壓力。而中期乖離率超過30%以後,中級趨勢必須修整才有進一步發展的動力。
應用平均線的幾個基本方法:
1.買進法則
(1)移動平均線從下降轉為水平,並且向上移動,而收盤價從平均價的下方向上方移動與平均線相交,並超越平均線時,形成一個買進的信號。
(2)收盤價在平均線上方變動,雖然出現回跌,但並沒有跌破平均線,又回頭上升,這時也是一個買進信號。
(3)收盤價曾一度跌至平均線下方,但平均線保持上升勢頭,這時也是買入的信號。
(4)收盤價在平均線上方運動,突然暴跌,距離平均線很遠,這是超賣現象,收盤價可能回升,這是一個買進信號。
2.賣出法則
(1)股價在平均線上方運動,並呈現上升趨勢,離平均線越來越遠,表明近期內買入者都已獲利,隨後會有獲利回吐,這時是賣出信號。
(2)移動平均線由向上逐漸轉為水平,並且呈下降趨勢,而股價從平均價的上方與平均線相交之後跌至平均線下方,說明價格會出現較長時間的下跌,為賣出信號。
(3)收盤價在平均線下方移動,反彈時沒能漲破平均線,而且平均線正趨於下降,這是賣出信號。
(4)股價在平均線附近徘徊,而平均線正呈明顯的下降趨勢,這時也是賣出時機。
強勢股平均線係統的特征
移動平均線就是強勢線,股價在一段時間內,沿著一定的軌道運動,事實上,股價經常貼著這軌道運動,在趨勢沒有改變之前,不必賣出手中的股票。而趨勢線越陡峭的個股,其走勢也越強。凡是短期均線向上角度越陡的股票,反映出強的走勢,應該列入優先考慮選擇之中,這類股票的均線係統必須呈多頭排列,且每次回檔都在均線之上獲得支持,而回檔也常常用橫盤的方式來完成,股價的橫盤等待均線的上揚,一旦均線上升到接近股價的位置,便發揮出均線助漲的作用,推動股價繼續上揚,這類股票必須牢牢抓住。
分析上升趨勢線的仰角是非常重要的選股分析,一旦買入自己認為的強勢股就一定要盯住其上升趨勢,看它是否繼續維持其強勢。隻要是一條已建立的上升通道保持沒被破壞,都表示持股是完全的,新的買入者繼續加入市場,但是,投資者必須特別加以注意的是當股價的日K線每次觸及到趨勢線時,股價所作出的反應到底是獲得支持還是跌破,尤其是突破時伴隨著增加的成交量。
趨勢的改變,投資者必須特別加以警覺,因為那時多空雙方力量的轉變,絕對不要忽視這種轉變,當趨勢的改變信號甚至反轉形態出現時,就是應該換股的時候了。所以,投資者一定要選擇強勢股介入,但又要避免選擇乖離率太大的個股,因為這些股票的勢頭雖然很強,但升勢過猛需要回調整理,不如等它回調至均線附近再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