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基金投資基金投資(4)(1 / 3)

1.後端收費比前端收費省錢

基金發行時就收取認購費的方式叫前端收費,後端收費是指認購新基金時暫不收費,而在贖回時補交費用的發行方式。後端收費的補交費用會隨著持有基金時間的延長而減少。以某基金為例,如果投資者選擇前端收費,認購費率為1.0%,而選擇了後端收費,隻要投資者持有時間超過1年以上,贖回時補交的認購費率隻有0.8%;持有三年以上認購費率隻有0.4%,並且贖回費全免;如果持有期超過5年,則認購費和贖回費全免。

2.開放式基金也能團購

按照基金公司的規定,認購、申購數額越高,手續費越低。比如,某基金申購金額低於50萬元時費率為1.5%,高於500萬元時費率僅為0.5%,二者相差數倍。根據這—規定,同事、朋友、網友們可以“團結”起來,使一次性購買基金的額度達到享受手續費優惠的金額便有可能(節)省一大筆費用。另外,目前國內出現了專門的基金團購網,辦理該網站指定銀行的銀聯卡,開通“銀聯通”業務,然後就可以在團購網的指導下購買相關基金,享受團購費率優惠。比如,購買“華夏寶利配置”基金,普通的申購費率是1.2%,通過團購網可以享受0.48%的優惠。

3.認購比申購費用更低

同樣一支基金,發行時認購和出封閉期之後申購其費率是不一樣的,基金公司為了追求首發量,規定的認購費率一般低於申購費率。比如,認購5萬元某基金的費率為1%,出封閉期後的申購費率則為1.8%,二者相差0.8%。如果單從(節)省手續費的角度考慮,看好某一支基金,應盡量選擇在發行時認購。

4.網上買基金多快好省

過去認購、申購開放式基金隻能到證券公司或銀行網點才能辦理,現在工行、招行等金融機構都推出了“網上基金”業務,且銀行對網上基金交易都有一定的優惠政策:從網點開立基金賬戶一般要繳納一定的開戶手續費,而在網上自助開立基金賬戶則是免費的;網上認購、申購開放式基金可以享受一定的手續費折扣。比如,通過某銀行“銀基通”購買開放式基金,申購費最多可以打4折。最關鍵的是網上購買基金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對於現代人來說,(節)省時間就等於創造“金錢”。

5.紅利再投資(節)省申購費

基金投資者可以選擇兩種分紅方式,一種是現金紅利,另一種是紅利再投資。為鼓勵大家繼續投資,基金公司對紅利再投資均不收取申購費,紅利部分將按照紅利派現日的每單位基金淨值轉化為基金份額,增加到投資人賬戶中。這種方式不但能(節)省再投資的申購費用,還可以發揮複利效應,從而提高基金投資的實際收益。

開放式基金的投資理念

其實開放式基金最大的特點並不是資金規模,而在於它的開放型。由於基金管理者麵對公眾,所以還必須拿出一整套讓普通老百姓都信服的管理體係和投資理念,這樣就必定會堅持公認的投資理念。

基金的投資理念是眾所周知的“價值至上”。這是公認的,隻是在具體的延伸上出現了不同的結果。比如,從大的方麵來說,基金更注重的是上市公司未來的業績而不是現在。由於目前市場處於大的調整期,所以基金由此認為上市公司原來就必須是一個業績良好的公司。如某上市公司明年業績增長五成但今年必須每股收益4毛以上。這種理念的好處是可以得到整個基金公司的認同,最終會得到決策委員會的批準,即使最後造成實際虧損也可以用一句話來解釋:“市場不好”,公司的上上下下也都沒有了責任,公眾也無從責備(因為“我們已經投資了好企業”),項目的提出者因此也無飯碗之憂。這方麵的實例比比皆是,如石油價格的上漲已經持續了好幾年,但我們的大量基金卻集中在航空股上。再比如汽車行業中的小汽車,明擺著是第二個家電行業或者手機行業,但基金依然大量駐紮其中。還有鋼材價格已經連漲三年多的鋼鐵行業,盡管已不存在多大的增長能力但基金仍然捂著不肯放。當然,這些上市公司目前的收益還都很好,所以基金可以說“不是我們做得不好而是市場太狡猾”。

其實,對基金這種因投資理念的僵化而導致的失誤我們並不感興趣,因為我們不投資基金。但從中我們卻可以發現機會,比如,基金很少投資ST股票。

因為ST股票是績差股,所以一旦投資失敗就沒有辦法向基金公司或者公眾交代,個人也有飯碗之憂,因此對於基金來說回避ST股票很正常,但對於我們來說這就是機會。

ST股票的基本麵當然很差勁,而且有退三板甚至摘牌下市的可能,但其中不但有黃金,甚至還有鑽石。因為大家都知道,不少ST公司鹹魚大翻身,最後甚至列入績優股一類,而其股價的初始上升點往往是在極低的2元多甚至1元多,所以盈利的幅度難以想象。現在做莊已經很少,隻要ST的帽子不摘掉,基金就不可能進場,這就非常便於我們在低位從容建倉。當然,隻要確信其會成為好公司,一旦脫帽,基金必然進場。筆者早就說過,任何一家好公司都不會逃出基金的手掌心。這樣,我們真的又一次“走在基金的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