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碰到夢想的雲彩(1 / 1)

觸碰到夢想的雲彩

高三繁忙的學業下,我的新書《我的青春是首歌》也出版了,市作協和省散文學會為我舉辦了一次作品研討會,那真是勝友如雲,高朋滿座。第一次麵對各路文學中的英雄好漢,或文筆犀利或文風細膩,或感情奔放或筆鋒含蓄,聚在一起,討論著一個話題——關於我和我的文章。

我一向不讀自己寫的文章,覺得麵對自己的文字有些不適應,看有些文章覺得非常幼稚,但畢竟是小時候寫的,沒有太豐富的閱曆,沒有很多的文學知識,傳達不出來什麼深刻的道理,被大家一看,常常自己先羞紅了臉。

我近期寫的青春文學中,關於校園中的點滴故事,友情的師生情的,或感動或思考,親情的一組散文,常常令讀者看紅了眼睛。他們說我的文字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是一種真實的感情,毫不做作,用最流暢的語言寫出,表達最美好的願望。

研討會上有老師中肯的批評,有對未來道路的指點建議,有動人的鼓勵與支持,讓我非常感動,麵對這麼多關心我愛護我的長輩,真是千言萬語也道不盡我對他們的感激之情,隻有用越來越多的好作品去回報他們的辛勤澆灌。

那是一個周日,下午回到家,還要去學校上無人自習,把作業寫完,心上的大石頭才放下了。第二天升旗,校長特意讓我去演講,我就這樣走進了全校師生的眼中,以一位作家的身份。

我一直不喜歡太過張揚的生活,喜歡低調地行走在人群中,做一個校園生活的記錄者。經過大喇叭這麼一宣傳,我立馬成了全校茶餘飯後閑聊的對象,去食堂吃飯偶爾聽到自己的名字,還差一點被噎到。不習慣,是的,不習慣他們叫我“孟大作家”,還是叫我的外號更親切;不習慣他們用一種仰視的態度請教我,還是把我當成什麼都不懂的傻丫頭好;不習慣當時貶低我看不起我的同學親膩地偎在身邊,還是繼續鄙視我讓我在疼痛中變得更加強大。

每次下了第二節課都有課間操,做完操回班,我們的教學樓門很小,大家都擠在門口成一大團,唧唧喳喳地趁著放鬆一下,同學開我玩笑,大聲喊著:“呦~這不是孟祥寧嗎?”頓時所有同學齊刷刷地看向我,我趕緊捂住臉,紅紅的還很燙。

從一棵無人看見的小草,被人遺忘在角落的我,經曆了多少辛酸悲苦,終於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觸碰到了夢想的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