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暴走單車(1 / 2)

8號,臘月十八。

清晨六點,天還沒亮。

母上大人就把剛結束期末考的李容從溫暖的被窩裏翻起來。

迷糊間,就聽著老娘反複交代:“買菜錢我放在飯桌上,電視遙控器壓著。中午晚上的菜,你們仨個愛吃什麼就買什麼。中午不用給我留菜,吃完熬點白粥下午溫著就行了。兩個小的今天還要考試,你看管著點。還有,你要是有時間,就去買油漆把大門刷了吧……”

長長的一大拖,反複交代。

這一聽,李容就明白老媽這是要出去賣醬油了。

一整天。

披星戴月,走街串巷喊吆喝。

如果不是李容重生,這門生計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會是這個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早十年,鎮上的國營農械廠黃了之後;李容他老爸就一直做小販。賣過很多東西,這兩年開始販賣貓狗種苗。家裏這攤走街串巷賣醬油魚露的活計,早些年是老爹在操持。幾年前,家裏三個討債鬼都開始上學後,李容他娘才開始過手。再後來就變成了她一個人操持。

夫妻倆白手起家,靠著這種日常奔波掙下了一處可以容身的老房子。養大了三隻討債鬼。還把李容兄妹仨都供上了大學。

新年頭舊年尾。

是一年中大節最集中的時候。

尤其是臘月底開始,本地習俗上,要送神、要拜平安。鹵鵝鹵鴨是本地的一大特色,大節祭拜的時候通常都會作為主貢品供奉。而各鄉各社拜平安的日子又是分開的。所以每到年底,醬油魚露的生意又好;自己家也要做年做節。這段日子李容老媽都會忙得昏天黑地,直到新年初一。

十一歲以後,每到年底忙的時候。

母上大人就會把整個家都扔給李容去料理。

從一開始隻能勉強糊飽兄妹三人的肚子。到現在菜炒得有模有樣,隻是味道差點。洗衣服、洗碗、拖地、料理灶台、帶孩子,全線技能精通。還會貼對聯、換燈泡、給鐵門刷油漆。甚至李容還能替老娘去拜老爺。

你以為全能暖男是怎麼來的?!

……

等到差不多七點。

將兩個妹妹叫起床,並完成一係列帶孩子的操作。然後再把她們扔到學校裏去。李容就騎著自己的單車風風火火地衝向第一個目標。

別看是放假,他的時間其實非常緊。

小學考試時間短。兩隻小的十點半一準到家。老爹差不多十一點回來。而他還要留下一些時間來做一家人的午飯。

然而要照采購清單上全給買齊活了,那些店家的位置實在太分散了。

首先去的是義楓溪閘橋下,那裏有賣高溫爐灶具的。單單是台灣產的高森牌高溫爐,一個重量就有十幾斤。一大一小兩個單柄炒鍋,還有一支八兩勺、一支十兩勺;加起來又是十來斤。

下一個目標在樟林大橋下,全鎮所有賣一次性飯盒的都蝟集在那旮旯;沿著堤下路過去就到——問題是同一條河上兩座橋之間,這距離能近得了麼?

完了直接從樟林橋下沿著國道一竿子捅下去,一公裏多。古港橋頭有全鎮最大的塑料袋批發商。一次性飯盒跟塑料袋加起來倒是隻有五六斤。可關鍵是一次性飯盒體積超大啊!拉在路上簡直跟擋風板一個德行!

然後再向南走幾百米,去南畔洲市場。

這是方圓十裏內最大的批發零售集散地。

三斤牛肉、三斤雞胸肉、十斤粿條、一桶食用油、一箱麵餅、四斤上好的芥藍;加起來就快三十斤。這還是撿夠分量的來說!像青椒、番茄、大蔥、墊盤子的生菜,這樣一兩斤的就不細說。生粉、辣椒麵、沙茶這些調料也忽略不提。

這一籃子采購,總重量就超過了四十斤。

四分五裂的路線圖。

簡直跟花木蘭出征有的一拚!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感覺是不是很熟悉呀?

而且哪怕是做了最優路線規劃;這一圈繞下來,還是要七八公裏!騎個小破單車,光在路上耗就差不多一個小時了。

最後從南畔洲市場回家的那一段。

他得用單車拉著將近70斤的東西,騎差不多兩公裏。而且中間還有很長一段是沒有硬化路麵的土路!

初中生李容同學,現在也就80斤出頭的體重好伐?

亞曆山大啊!

……

“哥,我回來了。”

李樂和李歡歡兩隻小丫頭推開大門。

這時候,李容剛剛燒完炒鍋,正在準備中午的飯菜。

尋常人家,買個新的炒菜鍋。在第一回用之前,都是用鐵絲球加上洗潔精,裏裏外外給刷一遍。好去掉鍋裏的防鏽油殘餘、球墨雜質等。

講究一點的人家,還會在洗完之後倒些稀飯在炒菜鍋裏熬一陣,再倒掉。

燒炒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