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整體經濟正從穀底向上,股市回春,處於複蘇期,可以逐漸增加一些平衡型或股票型基金的配置比例。
如果是處在一個比較長期的震蕩調整型股市中,由於震蕩行情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在未來走勢不明朗的情況下,需要學會以靜製動,遵循原有的投資計劃,不可盲目調整或改變投資計劃。因為,震蕩市正是投資者定投的最好時間,定投本身就是為了攤平進入成本,熨平股市波動的風險。
當然,不論什麼時期,定投基金產品的轉換都需要三思,不要過於頻繁,以免因為轉換不當而影響定投計劃的完成。
對於將一份基金定投計劃用於積累退休金的人群而言,有一些地方是和普通人群不一樣的。比如,用於積累退休金的基金定投計劃,因為資金需求具有一定的剛性,所以最好根據自身情況設定一個目標期望值。當收益水平達到這個期望值以後,就可以選擇獲利了結,不必盲目為了追求“長期投資”而硬著頭皮一直持有,因為長期不等於永遠。
另外,在退休前的3~5年,就應該開始注意贖回時機,可以逐步分批將自己的基金轉換成低風險產品(比如債券型基金)。
基金定投五大誤區,你改正沒?
【標簽】 基金定投 錯誤 降低 成本 網上購買
如果采用基金定投的方式作為退休金積累的工具之一,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思考:同樣是做基金定期定額的投資,為何有人大賺,有人卻會賠錢?其實,這個差距的關鍵原因就在於態度和執行過程。基金定投賠錢的主要原因歸結起來無非有以下5個常見的錯誤:
錯誤一:市場一調整就贖回
基金的淨值不會一直穩定地向上走,總會遇到下跌的時候,這時是考驗投資者定力的時候。其實,最好的應對淨值下跌的方式應該是審視市場變化的原因。看是市場走勢發生了反轉,還是僅僅是短暫的波動。如果無法判斷根本原因,但是對於經濟和市場的前景仍然保持信心,就不應該貿然停止扣款。
錯誤二:半年不賺就離場
基金投資本身就是一個長期的理財行為,而定期定額投資就更需要投資者樹立“長期投資”的理念。比如2011年上半年高位進場的投資者,就會發現自己的定投越扣越賠,幹脆“願賭服輸”出場了。其實,定投通常都要經曆完整的經濟和投資市場景氣循環期,至少5年以上,才能夠達到分散投資、降低風險的目的。
錯誤三:隻買排名第一的基金
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這句話很多投資者都聽過,但卻很容易忽略其中蘊涵的意思。隨著我國基金行業的發展,基金業績每年排名變化其實很大。定投的基金最好是可以長期戰勝大盤並超越同類基金的產品,短期回報率第一名的基金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錯誤四:單戀一枝花
僅買一隻基金就像把雞蛋都放在了一個籃子裏。然而,也不要以為買了不同基金公司的基金就等於分散了風險,比如在3家公司定投3隻基金,但都是偏股型基金,這樣就無法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要做到真正有效地分散投資,基金投資組合中就應包含不同區域、不同投資特性的投資標的。
錯誤五:申購後就置之不理
雖然定期定額強調的是長期投資,這也並不意味著扣款之後就可以束之高閣。經濟形勢的變化、市場前景的變化、基金公司或基金經理的變動,都可能導致基金業績浮動。因此投資者也要定期對基金進行檢視,並根據自己理財目標的變化,設定目標收益點。
目前,投資者購買基金主要有三個渠道:銀行、證券公司代銷和基金公司直銷。如果長期進行一項基金定投儲備退休金,交易和管理費用也是一塊很大的成本。為此,建議投資者在交易的過程中,盡可能地降低交易成本。
從不同的渠道購買基金費率也各不相同,網上購買基金是最省時省錢的方式。特別是如今投資人投資基金趨於謹慎,銀行、基金公司為了促銷,也紛紛推出網上銀行購買費率打折活動。
筆者在銀行和基金公司客服處了解到,一般而言,在網上銀行購買,或者直接登錄基金公司的網站通過網上直銷購買,多數的基金手續費都打6~8折,有些公司還會針對網上定投推出低至4折的手續費。一般股票型基金申購費率大多在1.5%,如果打4折,折扣完之後的費率隻要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