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子女教育,投資理財要從娃娃抓起(1 / 3)

子女教育是一項終身投資

子女教育是一項終身投資,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受到高質素的大學教育。事實上,高等教育是晉升專業仕途的關鍵,所賺到的金錢比僅具中學程度的同伴多。因此,教育並不隻是書本和筆記那麼簡單,而是終身投資。

如何建構您的子女教育基金?

開始訂立子女教育基金隻是第一步,為使基金組合得到更好和更安全的回報,您首先要清楚了解和決定子女教育的目標和需要。一般的法則是,儲蓄的時間越長,所能承受風險的程度就越高。

由出生至上學階段:由於您有較多時間並能承擔較高的風險,因此組合可以是1%增長型股份。

6~13歲:您或會考慮一些較“謹慎”的選擇,例如70%股票,特別是藍籌股,以及30%債券。

14~18歲:您既想持續增長,又希望免受市場波動的影響,那可考慮30%債券、20%股票以及50%貨幣市場基金。

升讀大學:子女一旦升讀大學,您可能需要流動資金。要達到這目的,您可考慮將大部分投資放到較安全的市場,例如貨幣市場基金。

黃先生夫婦都是公務員,兒子雖然剛滿兩歲,但他們夫婦就已經開始操心孩子未來的教育計劃了。

他們發現,孩子的教育開支是在十多年後的大學階段才進入高峰期,以他們現在的收入來看,很難負擔得起兒子將來到海外讀大學的費用。因此,他們正考慮如何為子女儲備足夠的教育經費。

在中國,子女教育經費計劃是整個家庭財務計劃中的重要一環。為了確保子女得到最好的教育,像黃先生夫婦那樣,提早做好安排無疑是比較明智的選擇。這樣不但能減輕將來負擔,確保子女到時候專心學業,父母的其他個人計劃也不會因為要應付教育費用而受影響。

根據理財專家的建議,盡早構建構您的子女教育基金,可以帶來以下好處:

(1)有足夠時間讓投資增長。

(2)增長隨時間複式膨脹。

(3)計劃所需金額隻占家庭收入的小部分,易於應付。

(4)子女教育計劃妥善安排好,部署其他計劃所需資金可更準確、周詳。

(5)子女能在沒有欠債的情況下完成學業。

(6)教育經費充足,子女可選擇的餘地更大。

儲備子女教育經費的關鍵在長線定時投資,為子女安排教育經費計劃應越早越好,越早儲備,越早得到回報。

供養和教育孩子,多少錢才夠

如果隻是僅僅養大一個孩子,對於城市裏的知識型母親們來說,是不能接受的結果。對孩子,一定要悉心培養,從孩子來到人間開始,就要他跑在前列。這些用來栽培的後續花費,根本就是無底洞。從孩子牙牙學語開始,頭疼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地擁來:請什麼樣的保姆?是否需要上雙語幼兒園?全托還是日托?幾歲開始進行智力開發、興趣培養?學鋼琴還是練書法、上什麼樣的小學、報什麼樣的補習班——除此之外,還要操心孩子的安全問題、健康問題、飲食問題、成長問題——而每一個問題都需要用錢來解決。

養育和教育一個孩子要花多少錢?可能隨著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而不同,如果你希望栽培孩子讀完大學,根據統計,至少要花費10萬元,多則上百萬。

從孩子出生開始,光是嬰兒用品和醫療費用,每個月至少得花上5元,如果是在職婦女,托人照顧的保姆費每個月也在2元到5元左右,3年下來,得準備2萬元左右。

中小學階段:除了養育,孩子更需要教育,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期間;如果都是讀普通學校,學雜費大概要4萬元。不過這不包含上家教班、文藝班的錢。而如果孩子讀的是私立學校,就要準備30萬元以上。

大學階段:最讓父母負擔沉重的,是教育費用比較高,孩子可能要離家住宿的高等教育(像大學、研究生)階段,估計一個大學畢業生,4年的學費加上生活費用,要花4萬元,私立大學則有可能更多。

研究生階段:至於繼續深造的費用,研究所或大學的研究生院,各需要6~10萬元左右。如果到外國留學,2年就要花5萬元以上。

麵對巨大的經濟壓力,不少家庭隻能忍痛將生孩子的時間推後,直到時間和年齡告訴他們不能再等待為止。

父母要準備供養和教育孩子的準備基金,需要把撫養孩子的費用分解安排到家庭日常預算中可管理的小開支,在孩子出生前和出生後都要注意財務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