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D短線看盤的技巧
研判大盤後市短線走向,應重點關注淨買量、淨賣量之間的辯證關係,以及淨買量、淨賣量搏鬥之後的走向。在眾多技術指標當中,MACD指標非常獨特,用該指標預測盤麵準確率很高。
(1)研判淨買量、淨賣量之大小。伴隨股價上升,如MACD指標紅色柱狀大幅度增高,超過前期股指相對高點時的紅柱,而股指還未到達前期高點時,此時對短線後市應以看多為主。紅柱增高表明淨買量大,因此當短線上漲強度暫時受阻回落時,回調即是一個良好的買點。反之亦然。
(2)MACD指標中的MACD線(在電腦軟件中為黃顏色的線),通常左右著後市的行進方向。而當該線經過較長時間的上漲之後,如出現上升角度變緩,甚至走平,則通常逢股指上漲時即是高拋良機。當該線經過較長時間的下跌勾頭向上運行時,一旦股指回調至相對低點時,即是低吸良機。如股指走出陰線下跌,但MACD紅柱卻依然放大,因此預測大盤在次日將會止跌繼續上漲。
(3)如果MACD線勾頭向上運行時,而MACD紅柱卻較小,且股價也沒有上漲,而隻是橫盤整理,則說明行情是假突破,應拋出手中股票。而當該線勾頭向下,但綠柱較小,股價經過小幅下跌之後即止跌,則說明短線後市還有一個波段上揚行情會出現。
“MACD低位兩次金叉”
技術形態中至少有四類可以預測暴漲的形態。那麼,技術指標中有沒有預測暴漲的指標?答案是有的。首先是“MACD低位兩次金叉”出暴利機會。MACD指標的要素主要有紅色柱、綠色柱、DIF指標、DEA指標。其中,當DIF、DEA指標處於O軸以下的時候,如果短期內(8或13個交易日內)連續發生兩次金叉,則發生第二次金叉的時候,可能發生暴漲。
使用“MACD低位二次金叉”尋找短線暴漲股,需注意下列事項:
(1)MACD低位一次金叉的,未必不能出暴漲股,但“MACD低位二次金叉”出暴漲股的概率和把握更高一些。
(2)“MACD低位二次金叉”出暴漲股的概率和把握更高一些,是因為經過“第一次金叉”之後,空頭雖然再度小幅進攻造成又一次死叉,但是,空頭的進攻在多方的“二次金叉”麵前,遭遇潰敗,從而造成多頭力量的噴發。
(3)“MACD低位二次金叉”,如果結合K線形態上的攻擊形態研判,則可信度將提高,操盤手盤中將更容易下決心介入。也即“MACD低位二次金叉”和K線形態、量價關係可以綜合起來考慮,以增加確信度。
MACD背馳深探
MACD指標是最著名的趨勢性指標,其主要特點是穩健性,雖然這種指標靈敏度的特性對短線而言固然有過於緩慢的缺點,但正如此也決定其能在周期較長、數據數目較多行情中給出相對穩妥的趨勢指向。若以此類推,將MACD在周相對較長的分時圖如15分鍾以上中尤其是在交易日午市運用,則可化長為短,成為幾個交易內做短線的極佳工具。值得注意的是,在現在的錢龍係統裏,快速參數多取12日,慢速參數多取26日,這是因為中國股市在早期是一周6個交易日、一月平均26個交易日而如此沿襲下來,投資者可改為10和22,但基本差別不大,所以,之後也沒引起重視而一直沿襲至今。指標背離原則是整個MACD運用的精髓所在,也是這個指標準確性較高的地方。其中細分為頂背弛和底背弛,其基礎要點如下:
(1)背弛形成原理:往往是在市場多空中一方運行出現較長時期後出現的,因為這代表一方的力量較強,在此情況下往往容易走過了頭,這種股價和指標的不對稱就形成了背弛,如大盤在2007年11月份到2008年初雙頭過程中就出現了明顯的頂背弛。
(2)背弛原點取值十分重要,強調要具有明顯的高(低)點性!注意要在同一上升(下降)趨勢裏中取值,且在最高(低)點之後運行一段(一般在下跌末段、股價與指標出現第三浪低點)後才出現原點。
(3)連續性原則。注意:
①必須在複權價位下運用指標;
②停牌階段指標運動失效;
③漲跌停板指標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