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MACD技巧操盤獲利(2 / 2)

背弛是一種能量積累過程,隻有震蕩交易才能利於能量的積累與轉換。故此,停牌期間MACD指標容易失靈。就形成方式看,隻有以股價震蕩盤升(跌)方式形成的背弛具有較高的判頂(底)信號,那種指標暴漲(跌)後形成的背弛往往是反彈(回調)行情。因為隻有逐步震蕩的方式才能是能量完全釋放完畢而確立頂(底)部,但暴動的方式卻使市場一方擴大了發揮的範圍,其後至少還會出現多次背弛才能真正反轉。

(4)底背弛三大常性。

①事不過三。在大跌行情中,底背弛低點後連續出現2次順次的背弛時,基本可以確定下跌行情已快結束。但此時往往由於空頭力量的頑強而向下假突破,指標也隨其突破,雖然有可能打穿前兩次背弛的底部,也即相對前兩次沒有形成背弛,但其和最初的背弛原點仍是形成了背弛,而且是第三次背弛,操作上反而可大膽反手操作抄底。三背弛後的反轉行情幅度往往較大且安全性高,其中暴漲後期需要連續的大量支持。近期的ST板塊個股在下跌過程中的60分鍾圖就形成了明顯的三背弛,從而也支持其反彈行情的展開。

②對稱原理。在股市中,對稱原理的存在麵很廣,MACD背弛也不例外。一般而言,出現底背弛尤其是多次背弛之後的行情見頂多以成交或者股價頂背弛結束。因為底背弛代表能量的過分集中,在反彈行情展開後壓抑的能量容易產生報複行情,而強大的慣性作用也就往往容易造成頂背弛。

③形態分析。MACD屬於趨勢性指標,而傳統形態分析中絕大部分也都是根據趨勢理論逐步總結出來的,故此從原理上看兩者有較大的共通性,這也決定了MACD底背弛也可用一般的形態理論進行分析,如頭肩底、雙底、三底、圓弧底、平台紮底等,此類形態分析中常用的量度幅度、阻力或支持位等評判理論也可適用,頂背弛則反之運用。

60分鍾MACD之短線實戰

作為一個投資者,在展開操作時,一般進行大盤的常態分析,遵循由遠及近、看長作短、小周期服從大周期、大形態影響小圖形的原則。例如:首選月線級別狀態,次選周線級別狀態,最低要求是日線級別狀態,而60分鍾、30分鍾、15分鍾形態隻為介入點,不做常態分析的依據。但如果投資者進行短線甚至超短線交易時,就不得不關注60分鍾、30分鍾、15分鍾的技術形態了,其中尤以60分鍾兼具穩定性及迅捷性於一身,是承前啟後的短線技術。60分鍾操作短線一般遵循以下原則。

60分鍾屬短期波動,一日的1/4,而MACD屬中期趨勢,60分鍾MACD作為短周期的中線指標,是極佳的超級短線秘籍。

(1)選出近期成交突然連續放大,日換手10%以上,大幅上漲(最好出現漲停)的個股觀察。其主要特征是一根巨大的成交量紅柱伴隨一根長陽線使股價迅速脫離盤整區。這個成交量是兩個月以來的最大成交量,稱為天量,其換手率在10%~25%之間。成交放大可能是受到利好消息的刺激,如較好的業績和分配方案、重大合作項目的確定等。但是此時並不建議放量立即跟進,因為導致股票突然放量上攻的原因可以是各種各樣的,許多投資者喜歡立即跟進,但是極易掉進莊家拉高出貨的陷阱。

(2)發現目標後不宜急於介入,調出60分鍾MACD跟蹤觀察。再強勢的股票也會回檔,為了避免在最高位被套牢,寧可等到回檔再買入。

(3)該股放出天量短線衝高之後必有縮量回調,可以盯住其二浪調整的結束點作為短線買入點。這個點位能夠保證一買就漲,充分發揮短線效率。

(4)時間一般為回落5~9天,60分鍾MACD綠柱逐漸縮短,紅柱放出後1~2個小時中逢低介入。一般地,由於調整到此時成交已少(買入點的日成交量為天量的1/10左右),股價走平,MACD紅柱放出後一兩根K線為陰線,但短線拋壓已窮盡,反彈一觸即發。

(5)一般會在2~3天超越一浪頂部。

(6)獲利5%之上,或MACD紅柱縮短則了結。一浪的高點可以作為止贏點。

(7)如出現重大意外變故,則以買入價為止損價果斷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