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掌握家庭財秀管理知識(2)(1 / 2)

隨著我國金融產品的增加,家庭投資理財方式越來越多,但並不是所有的投資方式都適合於工薪家庭。

一般來說,適合工薪家庭的投資形式有以下幾種:

一、購買保險。保了平安又賺錢

多年以前,保險的功能隻是對人身或財產進行保障。隨著保險業的發展,保險產品已越來越豐富,分紅險目前已成為保險公司的“寵兒”,原因就在,分紅險不僅購買簡單、保障全麵,而且還能每年給保單持有人帶來不定額的紅利收益。

分紅險主要包括養老、教育、保障和綜合等幾種類型。分紅險有兩種交費方式,一種是一次性將所有保費交完的躉交式;另一種是分期交納保費的期交式。前者適合當時手中資金寬裕的客戶,後者交費壓力相對較小,但總的保費要比前者高一些。至於保障金的領取,有的是交費完成後一次性領取,有的是交費完成後分期領取,還有的是一邊交納保費,一邊從公司領取現金返還。分紅險保單還可以質押給銀行。購買分紅險更多考慮的是保障,對收益應該低要求。分紅險風險低、有保障、能分紅、可流通,適合保守的投資者投入。

二、投資國債,利息穩定很安全

國債是國家發行的,安全性很高,有記賬式國債和憑證式國債兩種形式。憑證式國債主要通過銀行櫃台發行,有債券憑證,而記賬式國債主要通過證券公司進行買賣,債權通過股東賬戶記錄。

憑證式國債收益率基本與銀行存款相當,但沒有5%的利息稅。記賬式國債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像股票一樣買賣,而票麵利率往往比憑證式國債要高。由於此類國債受到供求關係和政策麵的影響較大,因此價格會有所波動,如果投資者能夠低買高賣操作得當,就可在國債利息之外,獲得一筆額外的收入。目前我國的記賬式國債有22個品種可供選擇,利率有固定和浮動兩種。債券的收益不僅比銀行利息高,而且安全性也不差,是穩健投資者的重要選擇。

三、購買基金。委托理財收益穩健

基金就是由基金管理公司發起的,將投資者的閑散資金集中起來由理財專家進行統一管理運作,然後分配收益的投資方式。我國的基金市場興起於上世紀末期,當時以封閉式基金(即投資者在基金存續期內不能贖回投資,隻能轉讓)為主,近年來,開放式基金(即投資者在基金存續期內可以贖回投資)已經成為基金業的主流發展方向。開放式基金通過證券公司和銀行發行,投資者申購贖回手續相對簡單。

開放式基金的投資收益主要來源於基金的分紅和基金淨值增長,這兩方麵均取決於基金管理公司的運作能力。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以來開放式基金的運作較為出色。截至今年3月中旬,在已經發行的55隻開放式基金中,有54隻基的淨值都在1元麵值之上,而其中不少基金的單位淨值都超過了1.1元。成立一年以上的基金淨值平均漲幅超過了15%,其中最大漲幅甚至超過了40%,而分紅回報率最高的基金則達到了17%。

以工薪家庭為例,如果追求的是低風險、收益穩定,那麼比銀行儲蓄更優化的替代品就是基金。我國股市波動較大,“炒股”既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又要投入相當的時間和精力,不適合中小投資者;而基金既是百姓委托專家理財的產品,又可以靈活、及時地調整投資產品的比例,是規避經濟周期性波動風險的一大法寶,因此頗受大眾青睞。

四、投資房產,通行但不適合大眾

投資股票和房產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但在房價已處高位的城市,房產升值還有多大的空間,這筆賬必須精打細算。舉例說,深圳經曆1993年房產高潮後,至今房價在下跌,許多房子未能實現在流通中增值。如果央行升息,房貸成本將隨之上升,那麼貸款炒房者就會增加風險成本,因此投資房產要根據自身資產實力慎重行事。介於房地產的流動性最差,投資變現時間較長,交易手續多,過程耗時損力,因此不適合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