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定額的方式類似於銀行儲蓄的“零存整取”的方式。所謂“定期定額”就是每隔一段固定時間(例如每月25日)以固定的金額(例如1000元)投資於同一隻開放式基金。它的好處是平均投資成本,避免選擇時的風險。因為分批每月買進,還降低了股市一次下跌的風險。若不幸遇到行情下跌時,投資人也不需著急,盡管淨值跟著下跌,此時所申購的基金份額反而隨之增加,可以耐心等待在淨值上升時享受成果。
定期定額投資的好處,我們如下展開說明。我們假設有下跌和上漲兩種大走勢。為了簡化起見,我們隻假設了投資期限為3個月,如定投也隻投三個月,基金淨值和大盤同步變化。
第一種情況:大盤下跌,第一月在股市高點3000點,第二、三月分別是1000點和2000點。
第一個月(3000點時。淨值3元)第二個月(1000點時,淨值1元)第三個月(2000點時,淨值2元)第三月截止時總計(2000點時,淨值2萬元)一次性購買3000點時一次性投資3萬元,可買1萬份基金份額共1萬份,總資產2萬元,共虧損1萬元,總收益率為-33%定期定額。
(每月1萬元)3000點時先投資1萬元,可買3333份1000點時再投1萬元,可買1萬份21300點時投資1萬元,可買5000份份額共18333份,這時淨值是2元,總資產36666元,掙了6666元,收益率22%。
第二種情況:大盤上漲,第一月在股市低點500點,第二、三月分別是1000點和2000點。
第一個月(500點時,淨值0.5元)第二個月(1000點時,淨值1元)第三個月(2000點時,淨值2元)第三月截止時總計(2000點時,淨值2元)一次性購買一次性投資3萬元,可買6萬份到第三個月總資產12萬元,收益率為300%定期定額。
(每月1萬元)投資1萬元,可買2萬份再投1萬元,可買1萬份繼續投1萬元,可買5000份共有3.5萬份,總資產7萬元,共盈利4萬元,收益率133%。
股市短期波動難以預測,普通投資者幾乎不可能準確地判斷市場的漲跌,因此也無法判斷何時是正確的購買時機。而采取定期定額法可大大降低基金投資時機的選擇風險,而且可以平攤投資成本,獲取更好的投資結果。如果買不對時點,短期就要承受虧損的心理壓力。分批買入,雖不能保證買在低點,但保證了不在高點買入,長期投資之後,隻要找一個相對好的時機賣出基金,獲利的機會應是很大的。
定期定額投資法可以幫助我們養成良好的儲蓄習慣。因為複利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給我們累積大量的財富。例如,我們每個月買2000元基金堅持20年,基金投資的本金就累積到48萬元,加上收益,自然金額驚人。
哪種基金更適合定期定投呢?根據海外市場長期經驗,選擇波動性較高的基金品種(如股票型基金)效果更好。
一些投資人誤以為定期定額投資要辦理贖回時,隻能將所持有的基金全部贖回結清。其實,定期定額也可以部分贖回,或是部分轉換。如果臨時需要資金,而市場後續走勢仍然看好,投資人可以贖回部分基金,其他份額可以繼續持有等到趨勢明朗再決定。
避開時機選擇的誤區
假如你在2007年春節後開市的第一個交易日,買了上投摩根的中國優勢(這是一隻非常優秀的基金),買的價格是2.95元。你購買時的想法是:既然它能漲到這麼高,隻要行情好一定比其他基金漲得快。但是,第二天就迎來了股市的黑色星期二,大盤狂跌9%,中國優勢也一下子跌到了2.70元!這就說明擇時是非常重要的。做股票擇時很重要,買賣基金擇時同樣很重要。曾經有專家做過統計,戰勝市場的原因,90%是擇時正確,8%才是擇股。時間點選對了以後,至於是20塊買還是21塊買,影響很小,擇時正確就能保證盈利。
買基金,需要盡量避免以下四個雷區。
當股市火熱,不斷創出新高時,一般基金公司也會抓住良機多發基金。但這對投資者而言卻未必是好事。股市火熱時發行的基金,往往買在高點,如果不幸碰上股市調整(這種可能性是很大的,因為股市漲跌很正常),基金淨值就得下跌了。相對地,市場跌到穀底時,許多投資人不願意買基金,發行的新基金少,發行困難,所以基金公司一般會推出一些優惠措施,因此此時購買反而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