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基金風險、黑幕及“老鼠倉”(1 / 1)

投資基金不是高枕無憂的,因為它畢竟和風險多變的證券市場相連。其主要風險如下。

一市場風險:基金主要投資於證券市場,而證券市場價格會因各種因素而產生波動,從而導致基金收益水平變化,可能造成投資虧損。

一管理風險:基金運作過程中,基金管理人的知識、經驗、判斷、決策、技能、道德以及管理手段和管理技術等因素,會影響基金的收益水平。

流動性風險:由於市場環境或者基金巨額贖回的原因,基金可能不能以當前基金份額淨值進行交易。

基金本身的風險:不同基金品種的風險不一樣,如股票型基金風險要比債券型基金大;相同的基金品種也會因其股票資產投資上限不同而風險不同。

但是,除了以上正常的、無法克服的風險外,人性的貪婪加上監管不嚴等,使得基金還存在另外一些風險。

在2000年,曾經喧囂一時的“基金黑幕”曾讓世人震驚。此前兩年多來(自1998年起)被視作證券市場發展穩定力量的基金,存在嚴重的對倒、倒倉等違規行為。而知名度甚高的《財經》雜誌登載的《基金黑幕》充分展示了股市中坐莊的手法。

2007年5月16日,上投摩根基金經理唐建老鼠倉行為已被中國證監會查實。唐建自擔任基金經理助理起便以其父親和第i人賬戶,先於基金建倉前便買入新疆眾和(上海交易所代碼:600888)的股票,其父的賬戶買入近6萬股,獲利近29萬元,另一賬戶買入20多萬股,獲利120多萬,總共獲利逾150萬元。這即是民間俗稱的“老鼠倉”,也是典型的涉嫌內幕交易刑事犯罪的行為。“老鼠倉”就是指擁有機構資本控製權的人在操控某隻股票之前,挪用公司的資金或者用自己個人(機構負責人、操盤手及其親屬、關係戶)的資金,用個人名義以低價大量買^將要被操縱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待用公有資金拉升到高位後個人倉位率先賣出獲利。大多數基金公司也規定,基金經理在取得任職資格時,都要填寫直係親屬、直係親屬的子女的身份證號和股東代碼,投資管理人員的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不允許買賣股票。但中國目前金融實名製還沒有建立,很多投資人員可以用其他親屬、朋友的名字開戶,所以“老鼠倉”也難以有效根除。

但不管如何,經曆過2000年的“基金黑幕”後,國內基金業對“老鼠倉”等各種違規行為一直十分警惕;而《證券法》中禁止了包括基金在內的證券從業人員買賣股票;200r7年年初證監會基金部專門為此發文,很多內容是針對基金經理“老鼠倉”的監管。相信隨著監管的加強和整體行業道德的提升,此類違法行為會越來越少,基金投資風險也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