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其他“類基金”產品(2)(1 / 3)

四是持有的基金是否發生了變化。如果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經理沒有變化,則可以不動;如果有變化,則評估這種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可以考慮持有或賣掉。

如何看待基金推介人員的介紹?

基金推介人員,不管是來自於基金公司,還是來自於銀行或者證券公司,一般情況下都希望投資者能夠多買一些自家發行或者代銷的基金,這樣他們可以多掙一些基金管理費和買賣手續費。他們通用的說法及我們的客觀判斷如下:

說法一:銀行信譽好,所以買銀行係的基金踏實一些。

銀行係的基金公司,銀行隻是其投資方,並不參與直接運營,因此在業績和信譽方麵並無特殊之處。

說法二:合資基金公司的基金比中資基金公司的基金好。

在中資或合資的基金公司中,都有比較優秀的產品,沒有特別的傾向性。

說法三:買注重分紅的基金比買注重成長的基金好。

根據各人的喜好。落袋為安者可多考慮前者,乘勝追擊者可多考慮後者。

說法四:剛分紅的基金便宜些。

不是。分紅前後你的收益沒有直接變化。

說法五:剛拆分的基金便宜些。

完全沒有影響。這隻是基金公司的營銷手段。

所以,作為投資者,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要凶為圖省事或者全信推介人員,就隨便買賣一隻或多隻基金。

附6-1王牌基金之華夏大盤精選

華夏大盤精選是一隻具備三年曆史的老開放式股票型基金,一貫采取廣挖個股、快速調整的投資風格,取得了優異的業績。

曆史業績和風險度分析

自2004年8月11日成立以來,到2007年6月基金複權,單位淨值增長率已經達到500%以上。分開來看,在2005年度,該基金的淨值增長率雖然很低,僅為-0.2%,高於比較業績標準5.13%;而在2006年,該基金的淨值增長率達到154.5%,取得高於比較業績標準62.35%。比較業績標準,我們可以簡單認為是大盤指數。

從同類型可參考的基金業績比較看,以複權基金單位淨值增長率來排名,2005年在63隻股票型基金中,華夏大盤排在36位;在2006年的86隻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8位;而在2007年一季度129隻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一。從迅速上升的排名中表明,這隻基金在投資組合管理上逐漸顯現出超越同類的優異能力。

而從風險角度來看,華夏精選在全部基金中屬於中高風險品種。在偏股型基金中,華夏精選風險指標大多略高於平均水平。它的積極投資風格使得其淨值波動水平在特定時期可能比較大。在過去三年多時間裏,不論在哪個時點進入,假如投資者一直持有華夏精選,那麼一年內可能遭受的最大損失在11.79%。這一數值明顯高於穩健型的其他績優基金,事實上反映了華夏精選的積極投資風格可能帶來的階段性風險。

投資風格:廣挖個股,快速調整,不隨大流

在投資策略上,華夏大盤精選主要采取“自下而上”的個股精選策略,根據細致的財務分析和深入的上市公司調研,精選出業績增長前景良好且價值被市場相對低估的個股進行集中投資。與深挖價值、長期持有的策略迥然不同,華夏精選積極調整股票組合,根據市場環境和個股相對估值的變化,買入預期上漲空間大、下跌風險小的股票,而把空間不大、相對估值較高的股票賣出,以此方式來優化組合。

華夏精選的重倉股少有某個階段市場最熱門的行業和股票,而是多側重於成長股、資產隱蔽股。在市場進入階段性的轉換期,例如2007年在前期大漲的主流板塊如金融、地產類股票進入相對調整期之時,華夏精選在2006年4季度的重倉股組合獲得了很好的收益,這也是其2007年以來表現再度躍居基金前列的主要原因。見表6-9。

從反映基金投資風格的其他量化指標上來看,華夏大盤精選呈現出“兩高一低”的特點,即高持倉、高換手、低集中。

一是高持倉。華夏大盤精選屬於偏股混合型基金;基金契約上有較大的靈活度調整資產配置比例。在2006年以前的熊市中,該基金股票配置比例大部分時間低於同類型基金平均水平。而在2006年以後,股票配置比例始終保持在80%以上,明顯高於同類型基金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