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哨者與揭秘者
專欄
作者:張斌
蒂姆·多納吉,在NBA吹哨13年,直到2007年事發,承認與職業賭博集團有染,透露NBA內部信息,用嘴中的哨子控製比賽進程乃至結果。NBA果斷切割與“吹哨者”(whistle blower)的關聯,將其定義為“流氓性、孤立犯罪”。在聯邦監獄中服刑13個月後,“吹哨者”旋即轉身成為“揭秘者”(whistle-blower),出版過一本書,最近又在紀錄片《誠實:關於撒謊的真相》中出鏡,他說了很多,聽者各取所需。
多納吉生在“體育為王”的費城,受父親熏陶,視裁判為完美職業。在棒球隊終結球星夢後,急匆匆成為“吹哨者”。看球日久,球迷難免會有些小思量,NBA幾乎是職業體育世界裏“球星取向”最為鮮明的聯盟,果真如此嗎?訪問者希望多納吉能提供佐證,NBA裁判被灌輸了準則——球迷花錢是來看奧尼爾、科比和勒布朗這樣巨星表演的,凡是吹罰巨星都要格外謹慎,一旦犯規區域裏還有別的球員,那就盡可以吹罰別人,放心!球迷是可以接受的。
早就有言,NBA究其本質是巨星驅動的娛樂業,而不僅僅是球員在賽場上的競技。以此為據,麵對戲劇性無極限的比賽進程,總會有人內心篤定,聯盟一定在賽程安排和裁判環節上暗助某些球隊闖關奪隘。多納吉深知自己要口下積德,他小心翼翼地隻敢從裁判角度談些感受,聯盟怎麼行事,是不會征詢裁判意見的,但會就比賽如何吹罰有些原則上的交代,保護好超級巨星,要讓他們始終吻合球迷們對他們的期待。一旦有了這樣的所謂原則,擁有巨星的球隊客觀上必然會從中受益的。至於其他方麵的玄機,多納吉隻有閉嘴,因為他也許根本啥也不知道,但他依然強調,NBA和其他職業體育聯盟最大的“謊言”就是造成規則麵前人人平等的假象,NBA的勒布朗和NFL的曼寧從來都有著“巨星待遇”,因為巨星就是聯盟的利潤之源。這本不再是秘密,職業體育的娛樂本質決定著一切。
當年多納吉用比賽最後時刻頻繁送出罰球來操控比賽結果,以迎合賭博集團的意願,獲利不少。如今,當問及有組織犯罪在職業體育中到底可操控到何種程度時,多納吉給出的答案是,隻要體育比賽被拉斯維加斯博彩業開盤,那就一定有力量要想盡辦法實施操控,影響比賽中的每一個角色,希望可以得到決定比賽勝負的每一個致命信息。如果有組織犯罪有兩隻手,那麼至少有一隻手是用來操控體育比賽的。
談及當年罪案,多納吉依然心緒難平,自己被定義為“筐裏的一隻爛蘋果”。而NBA內部調查顯示,至少有50多名裁判都有參與博彩,有在賭場的,有在高爾夫球場的,有賭職業橄欖球賽的,聯盟深知不能處理所有賭性十足的裁判,隻能狠狠抓住“爛蘋果”不放,讓世人相信其餘裁判都是“好裁判”。斯特恩當年意味深長地說過:“合法博彩頂多讓你失去工作,非法博彩則會要了人的自由。”時至今日,NBA總裁亞當·蕭華還在繼續堅持體育博彩合法化的主張,唯有合法,才能讓暗流湧動的每年事關NBA的10億美元地下博彩成為聯賽的新財源,也才會動員更多的社會資源來監控場內場外發生的一切。
多納吉不甘寂寞,有生計所迫的重壓所致,也有良心內些許動力,在《誠實》一片中滔滔不絕,也是想告訴年輕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是根本性選擇,選擇正確,命運平順。反之,顛覆人生,一如當年將靈魂交給了非法博彩集團,自此難有坦途,始終就是那隻“爛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