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波音搶了“先手”的背後(1 / 1)

讓波音搶了“先手”的背後

專欄

作者:宋曉軍

在5月21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公布了一天前美海軍一架P-8A反潛巡邏機進入中國南沙島礁12海裏內抵近偵察的視頻後,美國《星條旗報》記者斯萊文(Erik Slavin)在網站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對中國的行動意味著海軍最新的P-8A飛機有更大作用》的文章。看到這個標題後,聯係到我在前一期《三聯生活周刊》專欄文章的內容,我就想到這篇文章的標題——讓波音搶了“先手”的背後。

我在前一期專欄題為《美國國防部官員“口誤”的背後》的文章中,分析的是如果美國空軍B-1B轟炸機抵近中國南沙島礁偵察會怎樣,但這次卻讓海軍的P-8A搶到了“先手”。說到空軍的B-1B和海軍的P-8A,有必要先看看這兩種飛機背後真正的主人。目前美國空軍擁有63架B-1B轟炸機,其主承包商雖早已被波音公司收購,但未來對這款飛機升級的兩份最大的訂單,卻握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為B-1B加裝遠程反艦導彈)和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為B-1B加裝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手裏。而P-8A的主承包商則是波音公司。按照斯萊文5月22日在《星條旗報》網站上文章中提供的數字,截至2015年1月,波音公司已向海軍交付了21架P-8A反潛巡邏機,同時手裏還握有32架的訂單,而按照海軍航空係統司令部網站的信息顯示,海軍最終希望能采購117架P-8A及衍生型反潛巡邏機。很顯然,在這場用誰的飛機去南沙戲劇性地炫耀武力的博弈中,波音公司是贏家。有意思的是,斯萊文在文章最後還說,有線電視新聞網這次是碰巧趕上了,實際上《星條旗報》、NHK等媒體也接到了邀請。

說到波音是贏家,我們再看看2014年中期選舉美國軍火公司政治捐款的排名。根據美國“公眾誠實中心”公布的數據,軍火公司政治捐款排名第一的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總額為296.1022萬美元,其中60.1%給了共和黨,39.9%給了民主黨;排名第二的是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總額為265.864萬美元,其中56.6%給了共和黨,43.4%給了民主黨;排名第三的是波音公司,總額為262.2329萬美元,其中58.2%給了共和黨,41.8%給了民主黨。從這組數字不難看出,作為“跛腳鴨”總統的奧巴馬在2016年總統大選前,將去南沙戲劇性地炫耀武力的機會給了波音公司也在情理之中。換句俗話說,在控製國會的共和黨一個勁兒地拿中國在南沙填海造地說事兒、而奧巴馬政府不得不做出反應之際,送了波音公司和海軍一個“順水人情”。

現在的問題是,奧巴馬的這個“順水人情”能否改變目前南海的戰略態勢?其實自從不久前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大肆強調TPP試圖對“重返亞太戰略”進行修正後,就可以看出奧巴馬政府已經認識到了,落實“重返亞太戰略”更要倚重的是具有國際影響的經濟力量,而不是簡單地通過在軍事上促成聯盟而獲得主導權。當然,隨著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逐步臨近,以及民主黨和共和黨為“2016國防授權法案”及“2016財年財政開支”激辯的升級(奧巴馬政府最近威脅要否決眾院通過的“2016國防授權法案”),像5月20日美國海軍P-8A抵近南沙島礁偵察這樣戲劇性地炫耀武力的事件很可能還會層出不窮。對此中國所要做的,應該是“先淡定、後回應”。事實上,自2012年菲律賓、越南借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之勢在南海進行各種折騰時,中國已經先後做出了成立三沙市、擴建南沙島礁和成立亞投行等實質性的回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實質性的回應”不僅符合國際法,而且也都沒有超越2002年中國與東盟國家簽署的《南海各方行動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