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5)(1 / 2)

“啥子,你挖苦九爺小氣?老子九爺不是衝殼子,冒皮皮,一百兩百萬老子都不放在眼裏。一盒火柴不就是幾角錢嗎,你以為老子舍不得,老子是舍不得不明不白就給人拿去了。”金九筒又言不由衷的說起大話來了,他咽了口口水,也學著麻凡的動作,把火柴拋了兩哈接到手中:“不要說一盒火柴,就是老子家裏的一萬塊錢一對的大蠟燭,老子也沒有放在心上……”

“又吹牛了,又吹牛了,一萬塊錢一對大蠟燭……”麻凡順著他一說,自己突然覺得有啥子地方不對勁,故意不相信,嗤著鼻子哼著。

金九筒也突然警覺到了啥子,閉了嘴巴,不肯再說一個字。

麻凡想引出他下麵的話,就笑扯扯的說道:“看你小哩吧薩(吝嗇小氣)的樣子,舍得一萬塊錢買一對蠟燭,我不信,我不信,你老漢是不是吹牛哦……”

“你不信,你不信我又沒有要你信,”金九筒一急,吐了真言:“你娃不要量視蝦子沒得血,蝦子死了也是通身紅的。一萬塊錢算個啥子,算個屁。不信,過兩天你到我家裏看看……”

“真的,九爺?到時候我當真的要來哈。”

“不是真的還是煮的,來的人多得很,也不缺你一個。你以為老子硬是吹牛吹得飛,讓磨子碾砣長翅膀上天嗦。”

“隻要九爺不把我的腦花喝(哄)來吃了,給我按砣豆渣進去,我就相信了。到時候,我當真要來看哈,你不要來扯的就是了。”

“你要來看,你要來看啥子,老子是說起好耍的。哈哈,老子九爺是逗你的,開玩笑的。”金九筒突然覺得的自己又說漏了嘴,盯了麻凡一眼,很不放心的看著眼前這個人生麵不熟的年輕人,話鋒一轉,笑著閉了嘴巴。

這個娃兒,窯褲兒(內褲)有底底沒得都不曉得。又從沒和他打過交道,還不曉得他的根根底底,看他油嘴滑舌的樣子就不是好東西。家裏的事情讓他曉得了還了得。於是,“呸呸呸”吐了幾泡口水,“就當老子沒說過,就當老子涮壇子,你娃兒不要放在心上,到時候看不到,說九爺騙你喝你哄你。”

說完,立即馬起臉來封住了口,任其麻凡啷個說,他都不理了。

麻凡一看,再說下去,弄不好還會引起金九筒的反感,也就不再說話了。

鵝城縣人口眾多,又地處成渝兩地腹地,曆來都是成都重慶兩大投資商爭奪的重點。在給鵝城自身帶來了巨大好處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生存壓力。尤其是重慶直轄以後,兩大都市的激烈爭奪,更讓鵝城成為兩大都市經濟圈爭奪的重點對象。當然,讓夾在夾縫之中生存發展的鵝城,自身也發生了不少危機。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鵝城經濟不能同沿海地區相提並輪,也不能同成都重慶相比,可也是當地縣級小城中的佼佼者。文化大革命的時候,仗著自己的地理優勢和五小工業的齊頭並進發展,在省內是聲名遠播,省市很多吃大鍋飯的大會都來這裏召開。大魚大肉和豐盛的夥食,讓很多人樂不思蜀。老百姓苦,苦不了那些遠道而來參觀開會的代表官員和賓客,憑肉票買肉,憑糧票吃飯的年代,生活再緊張,物資再匱乏,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總會不時地在鵝城得到充分展現……

直到包產到戶,老百姓才真正地地到了解放,大魚大肉的日子才在家家戶戶落實紮根,好日子才真正的來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老百姓的荷包鼓起來以後,也出現了不少問題。比如打牌執骰,聚眾賭博,封建迷信活動,等等。由於當地人多地少,大部分青年男女都外出打工掙錢去了,剩下的勞動力忙完農活以後,出現的問題也不少。原來死死守住一畝三分田的老人也有不少隨兒女去了大城市。再加上退耕還林政策被有的人曲解,那些肥田沃土也荒蕪了。糧食不值錢了,進城打工撂下的田地,送人種人家也不願意種了。城鎮化的村民多了,大街上熱鬧了,賭博業越來越火了,出的社會問題也多了。就這幾天,堆在麻凡麵前的各種材料,就占了一半就是大街上和農村中打牌執骰惹起家庭紛爭和鄰裏矛盾的材料,還有一半就是封建迷信騙人騙錢和害人整人的舉報。那些練功打坐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也有一半以上的家庭矛盾格外突出。

這次到鄉下,他了解更多的情況,熟悉更多的工作。本來,作為初來乍到的麻凡,他完全不必要自己給自己找麻煩。現在的官員,哪有自己下對鄉。走路的?如果真的有,那就是大家眼裏的神經病。他也有很多顧慮,但也不得不這樣做。走馬觀花掌握不到情況,浮光掠影接不到地氣。自己走自己的路,隨他說罷,都說大路邊上打草鞋,長短都有人說,也許就是這個道理。大學軍訓時,教官都說他有當兵的資質,吃得苦,做事雷厲風行和幹練。可惜他沒有去當兵。學習上工作上養成的雷厲風行的作風,讓他恨不能馬上就縣裏的各種工作和情況了如指掌。今天自己選擇了這個的機會,他自然不會大張旗鼓,招搖過市。這樣既可避免小小官場上的諸多應酬和猜忌,又可以通過側麵了解掌握更多更詳實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