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深處的歌聲(1 / 2)

群山深處的歌聲

從小就沒有打算要當老師,特別是自己的父親辛辛苦苦當了大半輩子的教師,竟然連套新房都買不起。

可命運卻給他開了一個玩笑,他考上的卻是師範學校。一進師範學校就意味著畢業後就隻能去當教師。為了改變我不當教師的願望,踏進學校第一天,他就告誡自己: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改變畢業後當教師的既定軌跡。

由於他的文筆還可以,他便選擇寫文章來突圍。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年下來,他在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報刊發表了文章500餘篇,還擔任過8家報紙、雜誌的特約記者。因此,還沒畢業,一家報社就和他簽好了協議:一畢業就直接去報社上班。

所以對畢業前學校組織的教育實習,他就有點不屑一顧了,要不是為了那可恨的8個學分,湊足了好畢業,他會斷然拒絕參加什麼教育實習的。

學校分配他實習的地方是一個叫棗花的小鎮。雖然是說鎮,但還不如市裏一條偏僻的小巷,隻有幾間蕭條的店鋪和一些零零散散的地攤。而他實習的那所小學離鎮上還有近20公裏,從鎮裏去還要走上3個多小時的蜿蜒山路。

一到學校,他才發現這哪裏是學校?分明就是一個破廟。三間破舊的木製結構房子裏窩了1到3年級三個班,一百來名學生。學校教師有3位,但都是上了年紀的本地人。除了校長,其他兩位是請來的代課教師。這裏的條件實在太差,除了群山還是群山。他暗自慶幸:還好隻是呆一個月,要是呆久了會瘋掉。

他教的是二年級語文兼班主任,二年級有32個學生。教室是四麵透風,一下起雨,課幾乎無法上,冬天凜冽的寒風如狼吼,木板是擋不住的,這些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學生那黑呼呼的臉,像一生下來就沒有洗過似的。第一感覺就是髒。因此,他上課時盡量不和他們近距離接觸。

由於他是語文教育科班出身,雖然不是全身心的投入,但上起課來,學生還是被他生動地講課所陶醉。

一次下課後,他忘記了把茶杯端回辦公室。班長小芬忽然跑到辦公室對他說:“二狗拿你的茶杯在玩!”

他跑到教室,髒兮兮的二狗真的拿著他的茶杯在學他喝茶的模樣,而且二狗的嘴唇竟然接觸到了杯沿。二狗一見到他,嚇得手腳無措。茶杯從他顫抖的手裏“咣當”一聲摔在地上,雖然沒有摔破,但茶杯已是凹凸不平、漆跡斑駁。他沒有多想,過去就給了二狗一個巴掌,並對全班同學發出警告:“以後誰也不準碰我的東西!”

每逢周末,本地那幾位老師都回家了。而他的家遠在千裏之外,所以隻能呆在學校裏。平時喧鬧的學校到了周末是那麼地冷清,寂寞像一條冰冷的蛇,在思想的空暇裏亂闖。為了驅趕寂寞的“冷蛇”,他反反複複地唱他最喜歡的《橄欖樹》這首歌。“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那優美的旋律總能幫他把寂寥打發掉。學生們也因此知道了他最喜歡這首叫《橄欖樹》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