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禪隱(2 / 2)

秦毓卿少年好俠,中年卻喜佛法,聽聞延壽禪師之名,於是不遠千裏至永明寺討教佛法。延壽法師與秦毓卿接連三日討論佛法,後者大受啟發,遂於永明寺內向延壽法師研習佛法。

秦毓卿在永明寺這一呆,就是三月。在這三月中,他不僅深深折服於延壽禪師於佛法上的造詣,更是在偶然機會下撞見了延壽的武藝,於是,他便起了與延壽切磋之意。

於武之道,秦毓卿向來自負,一身精湛武藝,大江南北未曾遇敵手。而在與延壽切磋之後,他揚天大笑,遂而心悅臣服地說了一句:“延壽真乃當世神僧也!”

當時秦毓卿與延壽禪師一戰的情況,小豆包並不清楚,而我也是後來像秦毓卿的愛徒尹阿媵那聽來的。

當時兩人於永明寺禪院內,正是院中桃花花開燦爛,滿園爭豔時。

延壽禪師看著桃花對秦毓卿道:“秦施主,貧僧本不欲於施主比鬥,但施主多日相求,貧僧再作推脫變著相了。看今日桃花爛漫,不如你我拈葉飛花的本事如何?”

秦毓卿好奇地看了眼滿枝頭的桃花,問道:“如何比試?”

延壽撫須笑道:“便以一招為限,且看誰能身不沾片葉,取得那紅花來。”

那院子內,七八棵桃樹枝幹相交,葉花相扶,綠綠蔥蔥,紅紅豔豔。要做到百花叢總過,片葉不沾身,這需要何等厲害的功夫!

秦毓卿不以為意,自信滿滿,便很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兩個人計議已定,便暗暗做著準備。秦毓卿觀察了眼前的桃花,見枝頭最高處,一朵含苞欲放的桃花高高在上,孑然而立,便縱身而起,並朝延壽笑道:‘大師,秦某先行一步了。“

秦毓卿的輕功,飄逸瀟灑,他飛身所過之處,無風無擺,那桃樹,那桃葉,靜而不動,卻隻見那桃花已然夾在他兩隻之間。

秦毓卿一臉得色地走到延壽麵前,笑道:“大師,桃花已在手,某身上卻未沾片葉。”

延壽並未答話,而是低身彎下腰去,伸出右手,兩隻往秦毓卿的左腿鞋邊探去。這一探,便見他手中多了一片隻有小指頭寬的嫩葉。

秦毓卿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看著延壽手中的嫩葉,知道自己失敗了,但延壽還未出手,勝負任是未知之數,於是說道:“大師還未出手。”

延壽波瀾不驚,隻是伸出右手,掐指一彈,隻見遠處桃樹之上,枝頭一朵桃花應聲折斷飛入了半空之中。而後,延壽右腿前邁一步,借力起身,在距離那桃樹兩尺之餘的半空中取得了那折斷的粉嫩桃花。

這是何等功夫,隔空彈指,秦毓卿縱橫江湖數十年,從未見過彈指居然能內力外放,這需要何等精深的內功造詣啊。

秦毓卿輸了,卻絲毫沒有失望之意,更多的驚奇於佩服:“大師內功之精深,秦某自愧弗如。”

延壽把手中的花放在了桃樹之下,悠悠說道:“花開花落,自有定數,貧僧手中的這枚桃花已然衰敗。輸贏隻是表象,施主可有所得?“

秦毓卿略有所悟,點頭稱是:“多謝大師教誨,毓卿執著於結果,卻忘卻領略這一片桃花春景,慚愧,慚愧。”

自此之後,秦毓卿回到幽州,隱於一無名山上,種滿山桃花,自稱桃山人。江湖自此遂傳俠隱秦毓卿,更有禪隱延壽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