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點

《童心》評點

這是一篇反腐倡廉題材的小小說。此類題材麵臨一個模式化問題,怎麼寫出新意,即突破模式,《童心》是一個例子。它保持了純文學的姿態,將古代一個童話裏的國王貪婪故事和當代貪官故事並置,構成了互文性。而古代殘暴的國王的貪婪,可視為正在講故事的趙局長行為的一個隱喻。替人辦了事,收人送的禮。這兩個並置故事相互映照,更照出了現在趙局長這個“官”——言行不一。而趙局長所講的那個童話,在他的孫子那裏,則是真正童心的反應,孫子擔心爺爺會像童話裏的那個國王那樣變異。這樣,《童心》有了多重含義。那是孩子以自己視角對爺爺的勸誡。故事單純而內涵複雜,這也是小小說創作努力的方向。

評點者:謝誌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微型小說學會理事,寧波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人品是個大問題》評點

這篇文章寫得非常的耐人尋味。人物也寫得非常的傳神逼真,是不可多得的一篇描述如何做人的經典作品。故事的主人公雖然身懷絕技,但就因為他的心術不正,再有才最後也落得個空有本領,難被人相信。一個人沒才不可怕,你可以慢慢的在幹中學,在幹中悟,但可怕的就是有才的人,人品又不得,這才是讓人可怕的事。如果身懷絕技的人心術不正,那就是件更可怕的事情了。所以說,用人之道,要先看人品再看本領。我很喜歡這篇文章。我覺得利華在這篇文章裏,用他紮實的文學功底給我們講了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故事。

評點者:劉黎瑩(國家二級專業作家、吳承恩文學藝術獎獲得者)

《糊塗療法》評點

利華君的作品讀得不多。這篇《糊塗療法》很有趣。釋題義,就是治療糊塗的“良方”。文中人物所犯的“糊塗”限於和他人比較時,空幻自己的分量;文中提供的“良方”是抽耳光,被抽的次數越多,挨耳光者越清醒。上文是老光棍官二犯糊塗,下文是村長犯糊塗;起到逆轉作的是由於官二的侄兒從台灣回鄉認親(這個侄兒看來很有錢)。細細品讀,就有點清楚了:沒錢的時候,“錢”最大;有錢的時候,最大的是“權”。弄清楚這個理兒,靠的是外力(耳光)。這個外力,也謂“良方”,其中奧妙雖頗費思量,但一經琢磨了,也“清醒”了。

一個荒誕的故事,幹練而戲謔的筆觸。很有趣。小小說講究有趣、有味、有意思,隻要著附其中一條,好文也。

評點者:邵寶健(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二級作家,湖州市作家協會顧問)

《技術含量》評點

門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一個不起眼的角色,但用什麼人當門衛,卻可以體現出一個單位的領導用人的標準。這篇小說以小見大,通過新來的馬局長解聘被雙規局長的親戚,任用自己的親戚當門衛,說明他也和過去的局長一樣任人唯親,在構思上下了不少功夫。

1.選拔程序嚴格,初試、複試之後,還要經過麵試,說明考核的嚴肅性;而報名者雲集,老蒼頭順利通過兩輪殘酷淘汰,進入三人決賽頗耐人尋味;

2.測試題竟然隻是開大門的速度,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兩套試題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大門,偏偏前兩個人都抽到了第一套,把第二套試題留給老蒼頭,可見馬局長用心良苦;

3.用大門的科技含量偷換了門衛的科技含量,神不知鬼不覺。最後一句話點題,小舟說果然是高技術含量,亦莊亦諧。

4.門衛由二大爺換成了四大爺,令人忍俊不禁。

小說語言簡潔,微言大義,通篇亦起到了“技術含量”超高的標準。

評點者:袁炳發(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夥伴》雜誌社主編)

《熱線提示語》評點

精彩!這是我讀完此篇作品的第一個感覺。精彩在哪裏?精彩在小說以既真實又荒誕的手法,辛辣地諷刺了某種社會現象,也諷刺了某種社會現象背後的利益鏈條,以及伏在這些利益鏈條上的“李有財”之流。

我們說小說真實,是指現在我們的一些服務熱線真的是太羅嗦了,你一撥它,不管你急不急先給你來段音樂,你聽也得聽,不聽也得聽,接著就要你按一按二,按三按四,稍不留神就按錯重來。對這樣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作者能敏感地捉住並加以演繹,鋪陳成文,著實讓人佩服。我們說小說荒誕,當然指的是它的誇張手法,有趣的是這種極度誇張,緊緊和授意炮製這套害人的東西的老板聯係起來。情節妙就妙在,生命垂危的老板李有財邊誇語言提示係統設計得好,邊被無比羅嗦複雜的係統拖向死神的懷抱,當他意識到這一切都是“扯談”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所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終於嚐到了懲罰的滋味。通篇小說充滿機智,從頭至尾營造了一種“黑色幽默”的意境,讀後令人捧腹,久久不能忘懷。

評點者:申平(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惠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錢所長的意思》評點

選材不錯,通過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瑣事來揭露社會陰暗麵,讓人啼笑皆非。在人際間缺乏誠信的社會裏,一切荒唐事皆有可能發生。這是一篇帶有喜劇色彩的黑色幽默,在逗人笑的同時,又讓人心痛。當然,在藝術處理上尚有欠缺,小說細節還不夠真實可信,如大張和二張兄弟居然會爽快同意賠錢所長3000多元錢,要知道這可是一筆大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