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皇恩浩蕩(2 / 2)

“雲妃是想朕出巡到你的故鄉麼?”

“是啊!香瓢城地處邊境,曆來是兵家要塞,以前與遼國作戰時,香瓢城是大元與遼國的必爭之地。大元統一了以後,那裏才得到完全的安寧,但是,老百姓的日子依然過得非常辛苦。如果皇上過去,一定可以促進那裏的發展。”

“雲妃的話愈發引起朕的好奇心。好的,等朕閑了,一定巡遊你的故土。不過,朕有一事不明白。”

“什麼事?”

“朕記得愛妃講過,你是由父親古爾汗養大的,是嗎?現在他老人家過得好嗎?”

“是的。臣妾出嫁之時,父親還是獵人頭領,靠打獵為生。”

“這怎麼行?朕的國丈怎麼可以過得這麼辛苦?”皇上一邊說,一邊就喊了起來,“江公公,傳旨下去:雲妃父親古爾汗直接上任香瓢城的知府。”

雲裳磕首謝恩:“謝皇上對臣妾父親的關照!隻是香瓢城以前的知府怎麼辦?”

忽必烈笑問:“那個知府叫什麼名字?人怎麼樣?”

雲裳的腦海中浮現出劉盾滾圓的軀體,令人痛苦的往事一幕幕從腦海中閃過:“皇上,香瓢城的知府叫劉盾,昏庸濫權,欺淩鄉裏,香瓢城的百姓早就怨聲載道。”

“那他還掌權?上麵的官員怎麼沒免了他?”

“這就不是雲裳所能知道的了。雲裳隻能說自己知道的。”

忽必烈對江公公繼續吩咐道:“免了前香瓢城知府劉盾的職和他的頂頭上司行省平章政事。傳旨讓吏部立刻派人前去清查這二人。”

江公公應聲出去宣旨。

雲裳泡了一杯溫溫的菊花茶,遞到忽必烈的麵前:“皇上,喝杯茶水潤潤喉嚨。”

忽必烈接過茶水,慢慢呷了一口,放下茶杯,慢悠悠地問道:“雲妃,香瓢城是你的故鄉,朕是不是該為香瓢城做點什麼?”

雲裳聽了,心中湧過一陣暖流:“皇上能去香瓢城,就是香瓢城的福分了。”

忽必烈搖搖頭:“不,朕還得做點什麼。對了,朕馬上讓阿合馬從國庫裏撥十萬兩白銀給香瓢城,讓令尊把香瓢城重新規劃了重新修葺,重造一個最美的香瓢城,讓香瓢城永遠記得你改變了故鄉、改變了故鄉人的生活。”

雲裳聽了,整個人突然就掉進了蜜罐裏,幸福如突然噴薄的火山,劇烈地衝擊著她的內心,她撲通一聲跪到忽必烈的麵前:“謝皇上!雲妃代表香瓢城所有的百姓感謝皇上。”

忽必烈彎腰扶起她來:“雲妃,照朕的心事,宣你為皇後才好,可是皇後得有資曆才可鎮得住後宮。朕怕你壓不住台麵,所以隻能換種方式補償你。愛妃滿意朕這樣做嗎?”

雲裳正視著忽必烈的眼睛:“皇上,皇後頭銜隻是一人的榮耀,而您給予雲妃的卻是整座城的福祉,雲妃當然更喜歡後者。您為臣妾種下了如此深厚的福報,臣妾實在誠惶誠恐!”

忽必烈摸摸她那張百看不厭的臉龐,感慨了一聲:“香瓢城給了朕如此冰清玉潔的一個女兒,朕自然要還她對朕愛妃的養育之恩。”

為忽必烈續了些茶水後,雲裳接過寶珠手中的扇子,體貼地扇動了起來。

抿著茶水,吹著涼風,嗅著雲妃身上幽幽的清香,忽必烈有些沉醉,一直積壓於心的沉痛慢慢消融在淡淡的溫馨裏……。

寶珠悄悄退了下去,屋子裏隻剩下茗茶的皇上和扇風的雲裳。習習的涼風、淡淡的清香、溫和清淡的香茶……,原來,生活可以如此美好、如此悠然、如此了無牽掛,忽必烈輕輕地把腳翹到身邊的一把椅子上,微微地閉了眼養神,眼前浮現出大草原一望無際的綠草、藍天、白雲……

也許太累了,他漸漸墜入了夢鄉,口中發出重重的打鼾聲……

雲裳停住手中正搖動著的絲扇,把皇上身邊的茶杯收到一邊後,進內室取了一塊錦毯,輕手輕腳地蓋到忽必烈的身上。

她坐到皇上對麵的椅子上,凝視著眼前這張傲世的帝王之臉,心潮澎湃:若不是她心有所屬,若不是皇上帶她進宮時唐突無理,若不是皇上後宮妃嬪無數,若不是皇上已經年邁,也許,她會在他對她的千般好裏愛上他,可惜……。其實,忽必烈並不在乎她愛不愛他,她就是他的,如他的坐騎、如他的寶劍、如他的衣服……,她屬於他,不管她願不願意,她都是他的……

不知史末生怎樣了?他去大通城了嗎?會不會又遇到新的麻煩?司馬南方現在可好?東征的路途可還平坦?

她起身走到門邊,目光落到倚著一溜合歡樹的院牆上,院牆的一角已被香火熏成了黑乎乎的一片。每天,她都在牆角燒香禱告,祈禱司馬南方平安歸來。

她目視著麵前黑黑的院牆,思緒早就飄向了遠方……。她的耳朵裏響起南方的聲音,腦子裏想起了司馬南方留給她的那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