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層單位信訪維穩工作的現狀及對策(1 / 2)

基層單位信訪維穩工作的現狀及對策

政府與公共管理

作者:蔡蘭芳

摘要:穩定是和諧的底線,穩定是發展的保障。在當今各類矛盾的凸顯期,特別是群眾信訪的多發期,如何及時化解調處信訪案件,維護社會穩定,是基層單位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文通過分析新形勢下基層單位信訪維穩工作的現狀和特點,並提出了抓好新形勢下基層單位信訪維穩工作的看法及對策,在工作實踐中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信訪維穩 基層 現狀及對策

1.新形勢下基層單位信訪維穩工作的現狀及特點

當前,我國正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又處於社會矛盾的凸顯期。世情、國情、黨情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這樣的國際國內大環境背景下,基層單位信訪維穩工作相應的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

1.1信訪主體呈現多元性

隨著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各種社會矛盾隨之顯現出來,廣大群眾的權利意識也不斷覺醒,更多的人開始通過信訪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這就導致信訪數量長期居高不下。當前,基層單位信訪對象涉及到各行各業,各類權利受損人員、矛盾糾紛當事人、困難群眾、意外事故主體的信訪件數量占到很大比例。尤其是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民主水平的上升,基層單位的信訪主體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人們能夠運用這樣的方式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1.2信訪訴求呈現複雜性

利益驅動是人民內部矛盾產生、發展、激化的主導性因素。長期以來,我國政府的形象是“全能政府”,這導致民眾對政府期望過高,一有事情就希望政府出麵解決,而且如果政府未能解決就歸責於政府。於是,涉及個人或群體的各種信訪訴求層出不窮,包羅萬象、紛繁複雜,利益訴求非常廣泛,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而信訪事由既有可能涉及到政府的各個職能部門,也有可能僅僅是民間糾紛。

1.3信訪行為呈現策略性

信訪人更加注重信訪方式的選擇。有共同利益的社會群體往往聚集在一起。互相串聯、通過聚眾上訪以擴大影響,對黨委政府施加壓力。而為達目的,部分上訪群眾動輒采取聚眾鬧訪,圍堵黨政機關、靜坐示威、揚言自殺等過激方式。上訪的時間也有選擇,重大節日、重要會議等敏感時期往往也是群眾信訪活躍的時期,特別是赴省進京越級上訪人員大多會選擇重要節慶點。此外,上訪群眾往往通過媒體的放大效果引起社會的關注,通過造成較大影響促進信訪問題的解決。

1.4信訪處理呈現艱難性

作為基層單位,由於權限和資源有限,有些信訪訴求根本無力解決。一些信訪問題曆史久、時間跨度大,現有的政策法律條件難以處理當時的事情或行為。一些信訪問題具有反複性,由於上訪群眾要求沒有滿足或者工作人員處理不當,導致信訪問題長期懸而未決。一些信訪事件具有突發性,處理稍有不慎,一個小事就有可能激起群眾的對抗而引發大規模群體性事件。

2.新形勢下基層單位信訪維穩工作的對策

2.1領導重視,落實責任

信訪維穩工作 必須要領導高度重視和支持,領導重視是有效落實維護穩定各項措施的根本保證,要明確單位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具體責任人、其他領導要按照“一崗雙責”的要求是分管工作範圍內的責任人,對信訪案件嚴格實行“五個一”(即:一起案件、一名領導、一套人馬、一套方案、一包到底)和“五包”(即:包接訪、包解決問題、包教育轉化、包穩控管理、包依法處置)責任製的工作方法,明確責任領導、責任人,包案領導要親自接待或約信訪人談話,聽取他們的意見,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單位要設立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在維護穩定工作中要充分發揮作用,全麵負責指導、協調整個單位的維穩工作。還要堅持責任追究製度,對於在維護穩定工作中,不重視或失職造成有重大影響事件,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除此之外,基層信訪單位管理人員還要加強責任製度建設,明確各部門的職責,使相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能夠嚴格按照規定來進行,維護廣大群眾的合法權益。信訪工作領導也要做好相應的監督工作,協調好各部門的工作,及時催辦各部門的工作,更好的為人民群眾服務,從而達到信訪管理製度建設的目標,提升信訪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