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五大機製”提升基層部隊安全管理效益
政府與公共管理
作者:尹祖椿 李光輝
摘要:隨著武警部隊形勢任務的發展,基層分隊管理現狀與形勢要求之間的矛盾日漸凸顯。建立健全並在基層分隊安全管理實踐中廣泛應用“五大活性機製”是確保部隊高度統一、安全穩定的現實需要。本文提出了“五大活性機製”的主要內容、實施原則和重點把握的環節,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可操作性和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安全管理 製度機製 管理效益
隨著時代發展,部隊管理也發生著深刻變化,尤其是在新的使命任務麵前,武警部隊基層分隊管理的現狀都不可避免地和形勢任務需要存在著亟待解決的問題和矛盾。武警部隊基層分隊安全管理需要科學理念貫穿全程,也要求以精細化管理促進安全發展,更要求以製度機製發揮長效作用,切實推進部隊全麵建設科學發展,確保部隊集中統一,促進戰鬥力迅速提升,確保能打仗打勝仗的強軍實踐圓滿完成。
1.“五大活性機製”的主要內容
著眼武警部隊基層分隊建設形勢的發展,結合武警部隊基層分隊的實際共性特點,具體分析當前基層分隊管理實踐,安全管理的“五大活性機製”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1思想教育機製
思想教育是安全管理的基礎和內驅動力。建立健全並活用思想教育機製就是要促進思想教育與行政管理相結合相配套,促進發揮思想教育機製的教育功能,激活思想教育機製的道德約束、心理約束和精神約束作用,形成安全管理的“軟約束”、“軟環境”。要促進武警部隊基層分隊安全管理效益提升,就要建立健全科學的思想教育機製,從教育內容上進行充實,在教育方式上積極創新,對教育渠道上優化拓展,切實增強部隊內部安全管理的針對性、有效性,夯實官兵安全發展、健康發展的思想根基,促進安全管理見成效出實效。
1.2問題研討機製
問題研討機製,不能誤解為“將安全管理問題上交”,而是遇到難以解決或者久拖未解的“疑難雜症”,由上一級單位或者本單位邀請組織專家會診解決,集思廣益式地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防範二次發生的措施,並定期組織專業人員督促檢查其執行整改過程。
1.3協作協同機製
所謂管理協作協同,就是構建軍營、家庭、社會等緊密協作協同的管理網絡。建立健全的協作協同機製,有利於安全管理體係中,全體官兵處於全麵覆蓋、橫向滲透、縱向結合、內外銜接的網格化、信息化、人性化的管理網絡之內,形成齊抓共管、多位一體的管理良性局麵,促進安全管理不留死角,密不透風。
1.4獎懲激勵機製
參照很多大型企業施行的績效管理體係,武警部隊基層分隊結合實際情況,也可以活用量化管理、評估評測等獎懲激勵機製,促進安全管理的效益化、時代化。獎懲激勵機製作為一種手段,對管理者施行促進優績優酬風氣的形成,促進管理的主動性和時效性,更能使被管理者較快較好地明確是非界線,從而嚴明組織紀律,促進規章製度的實行,提升安全管理的有效落實和實際效果。
1.5環節優化機製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項環節極其複雜,涉及極為廣泛,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過程控製。管理環節優化,就是要突出工作重點,狠抓關鍵環節,確保安全管理各個環節環環相扣、協作用力、產生合力、促進整體效能的有效發揮。一方麵要優化安全管理的流程,增強整體效能,另一方麵促進精細化管理和內涵式發展的協調用力。
2.“五大活性機製”的實施原則
建立健全的活性機製,隻有結合武警部隊基層分隊各個單位的實際情況,堅持科學統籌,合理規範,依法實施,才能助推安全管理實現質的飛躍。各級基層管理者要真正把準“五大活性機製”的實施原則,激發出活性機製助推安全管理的潛在能量。
2.1“以人為本”的柔性管理原則
柔性管理實質上是以人為本的管理,以人為本的實質就是在合理的法治限度空間內實現官兵的個性成長和自由發展。以人為本並不是“以人唯本”,他是一種管理理念,將這種理念融入到管理機製和管理方法中,能產生一種潛移默化的、持久長遠的管理說服力,將集體意誌和團隊精神融入官兵的思想深處,並轉化為自覺行動。以人為本是柔性管理的基本價值理念,它要求武警部隊基層分隊管理者從強化運用“五大活性機製”入手,實行人性化、時代化和內涵式的管理,促進部隊的良性、健康、安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