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全麵預算管理基礎上的財務控製優化措施(1 / 2)

論全麵預算管理基礎上的財務控製優化措施

財經管理

作者:周俊英

摘要:在企業的內部控製中,以財務控製管理為核心,財務控製製度的完善、科學與安全是實現企業經營活動的目標與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保證。而在財務管理中,最重要的措施當數企業的全麵預算管理。如何在全麵預算管理基礎上優化企業的財務控製,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減少和防範企業財務風險發生從而為企業提供相關的信息。本文就如何在全麵預算管理基礎上優化企業的財務控製提出一些建議措施。

關鍵詞:全麵預算管理 財務控製 優化措施

1.企業的全麵預算管理

1.1全麵預算是根據企業目標所編製的經營、資本、財務等年度收支計劃,即以貨幣及其他數量形式反映的有關企業未來一段期間內全部經營活動各項目標的行動計劃與相應措施的數量說明。全麵預算通常是以銷售為起點開始預測,再延伸到對生產、成本及資金流等其他環節,並通過預計的資產負債表或損益表的編製,反映未來期間內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全麵預算具體包括:特種決策預算、日常業務預算、財務預算。在特種決策預算中主要由經營決策與投資決策預算為主要類型,通常是一次性的、不經常發生的臨時編製的預算。日常業務預算則不同,它與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息息相關的各種業務的預算。主要有:銷售預算、生產預算、采購預算、直接人工與直接材料耗用預算、製造費用預算、銷售和管理費用預算、成本預算等。財務預算是全麵預算的最後的環節,它是以價值的角度對前兩個預算的總括信息的反映,也是編製決算的依據,也常被稱為“總預算”它具體包括現金預算、財務費用預算、預計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等內容,它在全在預算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2全麵預算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的行為模式,它具有信息係統化,目標戰略化,管理人本化等特點的理念,做到“三位一體”的經營管理模式,它通過業務、資金及信息上的調整與分配,通過責任與權利的劃分,來更有效地實現企業的經濟目標、戰略規劃。

全麵預算管理是根據企業已經製定好的經營目標、實施方案開展落實工作,首先要具體的實施規劃層層分解,傳達給各個經濟活動部門,運用預算與控製、協調與考核等一係列的方法來搭建一整套完整的指標管理控製框架結構,其主要的目的將企業各項職能部門。經濟責任部門與企業的經營目標與規劃相結合起來,通過管理與控製來實現績效的考核與激勵的管理係統。這種管理的思想理念也是哲學思想,是“以分散權責,集中監督”的方式對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加強管理確保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

2.在全麵預算管理基礎上開展財務控製優化的現實意義

2.1財務管理的基礎保障是以財務控製優化為前提條件

在當前企業的經營管理的理念中,每個企業都以財務管理為重點開展財務上的控製工作。通過財務控製工作不僅為企業間相關利益起到平衡與協調的作用,還能夠最大限度在緩解和避免它們之間由於矛盾引發的不和諧事態。在企業的經營活動與發展中,財務控製是企業能免自我約束、自我調節與調控的表現形式。通過財務控製實現企業內部間的溝通與協調、分散與整合的活動,為企業的財務目標的實現起倒保障作用。因此,一個優化的財務控製製度在對企業的資源進行整合的基礎上,也提高了經營管理者對企業的監督製約的力度。

2.2財務控製的優化是市場經濟發展下的必然產物

當前,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的逐漸完善,企業麵臨著競爭的壓力越來越大。如何確定自己的競爭地位,立於不敗之地,唯一可行的是在經營過程中不斷地完善與建立財務內控製度,結合自身的情況做出相應的措施,使得經營活動與發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是能夠從思想上轉變和意識到財務控製優化的重要性的企業還隻是一部分。結合當前的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與財務製度體係,我們不難看出,擁有一套健全財務控製係統,不僅能為企業的生產管理的提高搭建平台,而且對企業的未來可持續性發展創造更多機遇,同時為企業實現經濟價值與效益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