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黃金產業抱團發展的理性思考(1 / 2)

我國黃金產業抱團發展的理性思考

企業管理

作者:司學民 錢萬權

摘要:抱團發展是我國黃金行業擺脫目前市場經營風險的必然選擇。在目前的發展實踐中,具有自身特點。麵對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態勢,中國黃金企業應該衝破自我利益的藩籬,機製體製的約束,實現真正的戰略發展、生產、管理等方麵的“抱團”,避免行業內惡性競爭,防範各種風險,實現行業整體利益的最大化和發展的可持續性。

關鍵詞:黃金產業 市場風險 抱團發展

2013年4月以來,黃金產業遭遇金價斷崖寒潮,加上多種不可控因素影響,國際黃金行業市場經營風險突增,金企效益下滑,黃金行業進入“金冬”。為避免行業內惡性競爭,防範、規避或轉移各種風險,實現行業整體利益的最大化和發展的可持續性,方興未艾的中國黃金產業“抱團發展”呼聲迭起。

1.目前黃金行業“抱團發展”特點

目前,在“抱團發展”的實踐活動中,政府組織、金企、社會中介紛紛參入。這其中有大型黃金集團間互伸橄欖枝的,也有各級政府、協會、媒介、金融機構牽線搭橋的。從倒逼到主動出手,在市場博弈中,中國黃金產業不懈不怠、自救、自強,衝破自我利益的藩籬,機製體製的約束,彰顯著中國黃金發展之路的漸現成熟。

1.1解放思想,“理念抱團”

要生存必先應勢。一年多來,從央企到地方國有和民營黃金集團高層互訪頻頻。中金集團、山東黃金、紫金、招金、靈寶股份諸多強企達成共識,隻有整體發展向好,個體才能發展更好,唯實現黃金產業共同利益是確保金企自身利益的最佳途徑,搭建合作平台,構建長效溝通協調機製,統籌行業整體利益,規範博弈規則,實現競合互利。

1.2未雨綢繆,技術抱團

要跨越必先審勢。早在2012年12月,由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發起的“黃金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應勢而生。今年4月,新疆有色金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集中聯盟成員技術力量,金企、科研院所、高校抱團發揮技術優勢,共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同時,各大型黃金公司技術發展中心如博士後流動站等均承擔本集群內部的技術攻關課題,扮演提升黃金產業核心競爭力的主力軍。

1.3整裝勘查,生態文明,社會責任,促使集群內部“利益抱團”

順勢有為。中原腹地,河南小秦嶺黃金基地,靈寶股份、靈寶金源和靈寶黃金投資以及中金集團部分子公司,基於共同利益需求,聯合實施整裝勘查項目,初步掌握了小秦嶺北段深部成礦規律。在防範治理自然災害,保護礦山發展環境方麵,建設和諧、綠色礦山方麵更是聯手互動。

1.4 擴展空間,銀企抱團

中國黃金礦業的發展趨勢必定是由目前的以采掘業為主向金融性的黃金市場化演變。在探索發展混合製同時,黃金集團又在積極探索“黃金業+金融業”合作模式,北京銀行、中國人壽保險等均與黃金集團找到了合作契合點,拓寬雙方發展空間。

2.目前“抱團發展”取得的經驗及不足

在推進管理現代化、製度化、規範化、精細化方麵,中金集團率先提出並開展降本增效活動,其實施的預算管理、管理提升、內部風險控製、集中采購、優化“五率”指標、夯實“三基”、安全“六大係統”建設等措施,在全行業推廣。

在加強國內礦權管理上,招金集團的管控措施令業界關注:建立完善符合自身實際的交易流程及工作準則,構建統一、規範有序的礦權市場交易和收購平台,加大礦業權交易風險評估和審計力度。在進軍海外礦權市場上,紫金的海外拓展經驗較為成熟:製定清晰的海外發展戰略,開展法律、財務、稅務等全麵的盡職調查,注重境外礦權合法性,“入鄉隨俗、落地生根”,融入國際、社區,等等。

“抱團發展”讓中國黃金企業在競爭中合作,化零為整。但是實事求是地講,受經驗不足、政策製約、自身利益保護、風險防控機製等多因素影響,有的黃金集團對“抱團發展”熱情有餘,觀望等待,“抱團發展”沒有發揮其應有效應。

目前,戰略管理、成本管控、風險防範、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的研製與推廣,乃至新形勢下職工隊伍建設,尤其是人才機製建設等等都是“抱團發展”亟待需要交流、提升的,這些方麵已經嚴重製約著某些集團的生存。

3.今後黃金行業抱團發展注意的幾個問題

3.1目標定位,將如何規避外生性風險,尤其是金價波動風險,增加金價話語權,作為“抱團發展”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