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觀對大學生職業教育的作用研究
教育管理
作者:白淩
摘要:職業價值觀一般反映主體其對職業的態度與信念,隨著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不斷激化、我國教育體製與社會就業環境的變革,高校該如何更科學地對大學生進行職業指導,引導大學生樹立符合社會主流觀念的職業價值觀,已成為重大課題。大學生樹立科學的職業價值觀有深遠的指導意義,會深刻影響未來的職業生活。本文通過分析高校的職業價值觀教育的現實意義,探討其在大學生職業指導中的重要作用,並探討了隨著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變化,高校應當在職業指導中合理地把握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新變化,強化職業價值觀中的責任觀、地位觀、幸福觀教育以引導大學生進行科學職業規劃。
關鍵詞:職業價值觀 職業價值觀教育 高校
大學生職業價值觀指大學生對待職業、擇業的內心態度以及認知,包括對於職業的評價、職業選擇傾向、職業價值取向等方麵內容,一般表現為判斷社會上某職業優劣的內心尺度,同時還集中反映大學生在職業需要和社會屬性之間的關係。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集中反映了大學生的擇業觀念與行為,對其職業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不僅直接決定了大學生的擇業的選擇傾向,而且對於其工作態度和積極性都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本文中職業價值觀教育是針對高等院校而言的,職業價值觀教育是指高校根據學生自身特征與當前社會職業的發展狀況,通過一定的手段、方法幫助學生正確地對職業價值進行認知、評價與選擇的活動。職業價值觀教育是職業指導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指導中職業價值觀教育是要協助學生進行職業選擇與職業定位,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與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基礎。職業價值觀教育作為職業指導的組成部分,核心是職業價值選擇,通過幫助學生對職業價值的認知、評價與選擇,促使學生進行正確的職業選擇,形成正確的職業價值取向,確立職業理想,切合自身條件與社會現實的科學職業規劃。
1.職業價值觀教育的現實意義
當前,大學生職業價值取向隨著我國社會結構的變革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大學生更重視自我發展,功利性、職業期望值持續增高。發達地區、高收入行業成為熱門;而廣大的農村與西部地區卻少有問津。這些現象都表征著當代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出現隻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和物質條件、個人理想脫離客觀現實和主觀條件以及追求物質享受害怕艱苦的不良傾向。這種不良的職業價值觀傾向會對大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帶來負麵的影響,各高校應該引起重視。
不正確的職業價值觀,不利於大學生確定合理的職業期待,同時也不利於大學生提高自身素質進適應社會競爭,妨礙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形成穩定的職業態度和職業動機。隻有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才能處理好個人和社會的關係,避免大學生隻重視條件好、待遇高的職業,盲目追求個人價值,合理引導大學生積極麵對現代社會的激烈競爭,努力建立合理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培養創業與實踐能力,實現就業。
因此,高校應當更為重視職業價值觀在大學生職業指導中的作用,及時發現大學生職業選擇上存有的誤區,幫助大學生找準職業定位,促進大學生在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盡快轉變角色,製定相應的教育措施對他們進行積極引導,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
2.大學生職業指導視角下職業價值觀教育的重要作用
大學深造期間是大學生這一群體職業價值觀形成並定型的主要階段,這一階段對大學生的就業理念、擇業行為、目標甚至未來職業發展都有深刻的影響。因此科學地進行職業價值觀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必然成為學校職業指導的重中之重:
第一,有助於樹立正確職業理想,幫助大學生確定合理的職業期望值。正確的職業理想往往從社會需求的角度出發,考慮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需求,不以條件好壞為衡量職業好壞的唯一標準,重視所選擇職業對社會的貢獻。在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引導下可以幫助大學生確定合理的職業預期,也可以把個人需要和社會需求相結合,從更大的方麵看,有利於我國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解決我國現存的人才失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