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自欺欺人(1 / 1)

教訓案例

狐狸尾巴露出來了

一個四年級的小男孩問我:“媽媽偷看日記對不對?”我說:“你怎麼知道媽媽偷看你日記?”他說:“我就知道我媽媽偷看我日記,可我一直沒有證據,有一天,我寫了一篇日記,“媽媽,今天早晨,我發現你有白頭發了,媽媽你是為我累的啊!媽媽你一定要愛惜自己,為了表達對你的愛,我把你的白頭發珍藏在日記本裏了。”當晚,媽媽偷看了,看到這篇,特別感動,看到最後一句“把白頭發珍藏在日記本裏了”,找了半天,沒找著,拔了一根頭發,擱裏頭了。”

第二天,兒子看到這根白頭發了,說:“媽,你又偷看我日記了!”媽媽說:“沒看,那根白頭發不是好好在那裏夾著嗎?”孩子說:“你的狐狸尾巴露出來了吧,我根本就沒夾白頭發,那根白頭發是你自己夾進去的……”

專家解析

偷看日記,偷聽電話,上孩子的網頁,悄悄偵察來往信息,千方百計找空子看孩子的手機短信,這是孩子最反感的,孩子也有一種權利意識,他有隱私權嘛!不良的親子關係使很多孩子在家中受到冷落,再加上在學校學習成績差,“問題孩子”就會形成反叛行為,如對成人抱有戒備、懷疑、離心離德的態度,甚至肆無忌禪地一步步走下坡路。在自欺欺人的環境中,青少年的性格也轉向孤僻自閉、壓抑個人情感,隱含很強的衝動成分和暴力傾向。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家長和孩子之間也要講信用,承諾一定要兌現,做個樣子給孩子看。什麼是信用?信用是指遵守諾言,實踐成約,取得信任。它不僅是指個人的良好道德品質,更應該是一種社會公德。為人誠懇,待人誠實,做事實在,講究信譽,這是為人處世包括處理親子關係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

那些屬於孩子的煩惱,存在於一個離成人很近、又很遙遠的世界。縱然家長那麼愛孩子,卻始終無法像隨手翻雜誌那樣讀懂。因此,成人要給孩子愛的目光、愛的微笑、愛的語言、愛的期盼、愛的細節、愛的管教、愛的胸懷、愛的機會,以自己的愛播種愛,培育愛,傳播愛,收獲愛,我們要培養的是個性豐滿、思想獨立、心胸開闊、麵向世界、大氣博愛、文明高尚的公民。

教育誤區

1.臨渴掘井。兒童心理上沒有穩定感,需要得不到滿足,得不到應有的關愛,垂頭喪氣,學習心不在焉,臨淵澤魚,臨時抱“佛腳”。

2.談虎色變。失去家庭的穩定,減弱家庭的教育職能,親子關係受到破壞,孩子失去信任,敵視對立,感覺自己是個“負擔”,容易受不良影響而走上歧途。

成長故事

道歉不恥,寬容偉大

周末,低年級的小女生留校集中住宿,因為夜間蚊子多,兩女生又沒有支起蚊帳,生活管理老師自行將她們安排睡到回家住宿的大姐姐床上。她們隻顧打蚊子,將大姐姐的蚊帳和靠近的牆壁拍了許多蚊子血跡。事發後,問題就出來了。是寬容小妹妹,還是追究責任?事實大家都得麵對,“誰”能解開這一“怨”結?

師姐說:“寬容,是對人對事的包容和接納,是精神的成熟,心靈的豐盈,是對別人的釋懷,也是對自己的善待。”消除了心靈的創傷,寬容了老師和師妹。

生活管理老師買回了新蚊帳,擦掉了牆上的血跡,並且勇於向學生道歉。老師對孩子們說:“人際交往中,誰都可能給別人造成難堪、不便甚至困難。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是表示歉意,求得對方的理解和原諒。這樣做,絲毫不會影響自己的尊嚴,降低自己的人格,反而能贏得別人的尊重,贏得處理問題的主動。受到別人的損害,用從容、自信、超然的那份寬容,將會獲得受人尊重的坦蕩胸懷和磊落人品……

勇於道歉、善於寬容是一個人品德升華的表現。知道應該道歉而沒有去做,是缺乏勇氣的表現;知道寬容而沒有能寬容,有理不饒人,也是缺乏修養的表現。拒絕道歉,不饒別人,久而久之,將成為人們避而遠之的人。道歉、寬容背後的本質是人的素質與修養。道歉和寬容其實也很簡單,真誠地對人,難堪和矛盾就會迎刃而解,就能和諧相處,擁有美滿、快樂的生活,擁有的朋友遍天下。”

大家在討論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道歉與寬容。

相關鏈接宋·朱熹《朱子語類》卷十八:因說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像掩耳盜鈴、掩人耳目,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而非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