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聽天由命(1 / 1)

教訓案例

祁福帶來的問題

幸子家裏有一個牌坊,媽媽每天要念經禱告,祁福全家安康幸福。

小學升初中,媽媽帶幸子去了雞鳴寺,孩子電腦派位“派”上了重點中學。

初中考高中,媽媽帶孩子去了夫子廟,結果孩子挺“爭氣”,上了重點高中。

一個學期下來,開家長會,老師告訴媽媽:“你女兒已經兩門不及格了,她正在談戀愛……”媽媽決定取消孩子的住校資格,但是女兒告訴媽媽:“我跟那個男孩已經不是一般關係了……”

專家解析

這個媽媽讓迷信思想代替了奮鬥精神,讓封建意識占據了奮發向上、積極進取之心。家長的教養方式對孩子有很大影響,當父母由於封建迷信使孩子錯過了一些重要的東西,如“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艱苦奮鬥精神,“不靠天,不靠地,就要靠自己”

的崇高理想;孩子將變得特別敏感,常常怨天尤人、患得患失而疲憊不堪。

古人雲:“誌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立誌上進是成才的首要條件。有了上進心,就瞅準自己確定的目標而不輕易放棄,有困難想辦法克服,不安於現狀,不斷學習,艱苦奮鬥,永不滿足,使各方麵達到更高層次。

上進心是要求進步、不甘落後的精神向導,是勇於開拓、不斷前進的內在動力,是堅持理想、追求卓越的思想信念,是不斷謀求發展的動力源泉,是自尊心的表現和提升。有了上進心,就會有理想、有抱負,就能不斷提出新的目標,並為之奮力拚搏,千方百計地去實現。遇到困難時,能不屈不撓、不畏艱險,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缺乏上進心的人,往往缺乏理想和抱負,生活沒有追求,沒有朝氣,害怕困難,一遇到挫折就怯步。自我教育需要強有力的促進因素,包括自尊心和上進心。

教育誤區

1.相信迷信。貪圖安逸,不思進步,不能培養孩子自強不息的精神。

2.過度關愛。過度滿足孩子的欲望,使孩子安於現狀,不圖進取。

3.求全責備。過多指責,使孩子產生自卑感,喪失自信心。

4.期望過高。要求過嚴,孩子較少有成功的體驗,缺乏上進的動力。

成長故事

上進心是根

小麗還上六年級的時候,為了給自己鼓勁,她經常去市內幾所有名的中學轉一轉。特別是暑假後期,在高考發榜的日子裏,她隔三岔五地去重點中學的門口看紅榜。每看一次,便信心大增,每一次回來,都在日記裏寫下自己的感受。

有一次,她寫道:“我必須好好學習。爸爸說過,他這一輩子,看人家當高官掙大錢不“眼紅”;看人家吃香的喝辣的不“眼紅”;看人家住高樓大廈不“眼紅”,就是一看到人家的孩子考取大學就“眼紅”。去重點中學看紅榜,是我每年暑假的必修課,已經兩年了。親愛的爸爸,請您相信,幾年以後,學校的紅榜裏一定會有我的名字。”

盧梭說過:“讓孩子自我教育,才是最自然、最高級的教育。”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我深信,隻有能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我們應該引導孩子進行上進心的自我教育。因為自我教育,才是素質教育的最高級,每一個老師和家長應該堅信:人是樹,上進心是根。

相關鏈接清·無名氏《說唐》:公主遵兄之命,在彩樓上,拋球擇婿,對天祝道:

“姻緣聽天由命。”

聽:任憑;由:順隨。聽憑天意安排,順隨命運擺布。指聽任事態自然發展變化,閉著眼睛過河,聽其自然、聽之任之,碰機會,不做主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