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頂上的表演(1 / 1)

房頂上的表演

記得小時候,一到暑假,爸爸就會帶領全家人回老家。爺爺奶奶雖然年紀大了,可勤勞了一輩子的他們不願閑下來,依然種了不少地。所以,鋤秋時節,姑姑伯伯們都會不約而同的從城裏趕回老家,幫忙幹農活,盡自己的一份孝心。

到了晚上,我們一群小孩子就會跑前跑後的往房頂搬東西,有涼席,枕頭,小桌之類,因為屋裏悶熱不堪,待一會兒就汗如雨下,而平房頂上則微風習習,好不愜意,當然是納涼的好地方。

皎潔的月光灑在房頂上,螢火在草間閃爍,遠處的青山像擱淺的大船,大人們開始聊天,溫馨而愉悅。大概受不了孩子們的吵鬧,當教師的姑姑會把小孩子們哄到一塊,讓我們逐個表演節目,為大家取樂。表演好了有獎賞,還會得到長輩的誇讚,所以呀,我們這些小孩子就暗暗較勁,賣力的唱兒歌、背唐詩或者跳一段可愛的舞蹈,長輩們時不時就會被這些稚氣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我是家裏有名的小書蟲,拿手好戲就是背詩詞,背著小手,驕傲的高聲朗誦,至今想來都覺得慷慨激昂。剛三歲的小妹也不甘示弱,興衝衝的也要表演,於是在媽媽的引導下講了一個惟妙惟肖的笑話,用稚嫩的童音模仿各種各樣的小動物,笑點往往是最高的。在我們的才藝表演下,小村莊的上空就不時地響起爽朗的笑聲,不僅洗去了大人們一天的勞乏,也開發了小孩子們的藝術細胞,夏夜好像也沒那麼漫長了。最後,姑姑會笑著說大家的表演都很好,都是第一名,每人獎一塊西瓜。末了的壓軸節目就是姑姑的童話故事,她用溫柔的聲音將曲折的故事娓娓道來,小孩子們起先還認真地聽,後來眼皮開始上下打架,慢慢的就進入了夢鄉。

時至今日,我們家的小孩子都很賦表演才能,性格開朗活潑,我總認為是兒時屋頂表演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