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善待你的老朋友——月經(1 / 3)

月經這位“老朋友”伴隨你從少女期直至進入更年期,真可謂形影不離。然而,有時候它可真不夠“朋友”,如果你不好好地嗬護它,它作起祟來,會給人增添不少麻煩,例如痛經、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婦科疾病除此以外,它還會給人帶來以下一些煩惱。幾乎所有女性月經期的疾患,都是經期不注意嗬護而引發的。

把握女人健康的晴雨表

提到做女人很麻煩,很多人都會想到月經。可是如果它不來,自己還真著急,相信每個女人都知道月經對於自己的重要性。

月經是指子宮內膜周期性變化而出現的周期性子宮出血。月經有什麼作用?其實還是為了孕育新生命做準備。

正常的女性每個月都會有卵細胞排出,如果卵細胞受精,那子宮內膜會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不斷發育,為胎兒提供營養。如果卵細胞沒有受精,激素分泌會減少,子宮內膜就會營養不足,缺血壞死,會從子宮壁脫落,形成經血。月經是周期循環著進行的,正常的月經會經過增生期、黃體期、月經期。生育年齡的婦女,在未受孕的前提下,這種變化周而複始,所以稱為月經周期。

人體全身的血都是一樣的,月經是子宮內膜脫落流出的血,子宮內膜受卵巢分泌的影響,而卵巢內分泌又受到腦垂體分泌的激素的影響。所以月經來潮不光是反映卵巢、子宮好不好,還反映全身的健康狀況。它不僅僅是針對女性生殖健康的問題,還是整個身體健康與否的信號。

在一般情況下,女性的月經量及其周期是比較恒定的,如果出現了異常,就說明生殖係統有不正常的現象,這可能預示著身體的內分泌等方麵出現了問題。所以,對於月經異常現象,女性朋友千萬不能忽視。

來的太早太晚都要小心

從月經來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經來潮的第一天稱為一個月經周期。絕大多數人在28~35天,但也有少數人短至20天或長達45天一個周期,在上述範圍內,隻要月經有規律,均屬正常現象。大多數女性對這位“好朋友”的感覺都是又愛又恨,確切地說它不是你每個月翹首期盼的對象,但是如果它姍姍來遲,你又會變得焦躁,坐立不安。如果你的月經遲遲不來,除懷孕外,很可能預示著卵巢功能失常,或激素出了問題,例如泌乳激素過高、甲狀腺素過高或過低都會抑製排卵。

量多量少有講究

正常的月經血量為20~120毫升,多數為50~60毫升,以月經來潮的第二天、第三天量最多,以後逐漸減少量太少。而吃避孕藥,或者是骨盆腔發炎,或曾經經曆過流產刮宮手術等情況,都會造成經血不易排出。

經血中出現大血塊,常弄髒衣褲床單,需使用特大號衛生棉,而且出現頭暈現象時,就是因為經血太多了。沒有排卵造成月經量太少或太久沒來時,子宮內膜因未完全剝落,變得很厚很不穩定,剝落下來時會形成大量月經。瞬間流很多血,身體一定支撐不住,還可能會昏倒,這是很危險的。還有精神過度緊張、環境改變、營養不良以及代謝紊亂等因素可能會引起的功能性子宮出血。經血長期過多會引起貧血,這種情況應該及早就醫,查明原因,進行治療。

小貼士

月經是婦女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多數婦女在月經期無明顯症狀,少數婦女可有乳房發脹、頭痛失眠、心慌、下腹脹痛和情緒不安等。這種情況一般不影響工作,也不必治療,月經期過去以後症狀會自然消失。

突然造訪最嚇人

不在月經期間的出血,總讓人擔心。在月經與月經中間的出血,我們稱為排卵性出血,就無大礙,可說是生理性的變化,不需治療。性交後的出血,則得就醫,可能是子宮頸糜爛發炎。

更年期後的出血,常見的原因是使用激素後出血、陰道因缺少激素的萎縮性發炎而出血、子宮內膜癌,得迅速就醫。子宮頸癌不會出血,隻有在癌症拖太久時才會流血。因此,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就不用擔心了。

“察顏觀色”辨疾病

1.顏色。

正常的血是暗紅色的,如果經血稀薄如水,僅有點粉紅色,或發黑發紫,則都是不正常的。如果經血完全是凝血塊,也不正常,可能另有出血的部位,應及早就醫,保證身體健康。

2.形狀。

正常的月經血的特點是不凝固,月經血中除血液外,還含有子宮內膜脫落的碎片、子宮頸黏液及陰道上皮細胞等。經血中偶爾夾帶血塊屬正常。但如果血塊量很多、很大就必須到醫院檢查子宮內膜是否產生了病變。

3.白帶。

通常對增多的陰道分泌物,就叫作“白帶”。生理性的白帶增多,白帶是黏液樣,沒有氣味,也沒有刺激性。在非月經期間,如果白帶帶有血絲或者呈微紅色,首先要進行判斷,是由於排卵期出血造成的還是由性行為引起的。如果不是排卵期出血,白帶中又帶血,你就需要趕緊就醫。當白帶量很多時,常提示子宮頸糜爛,卵巢功能失調。有時口服避孕藥等激素類藥物後,也會出現這類情況。

白帶的味道很臭,且變得很黃,甚至是綠色,還伴有陰部瘙癢的症狀,多半是出現了陰道感染現象,例如,最常見的真菌感染,會令白帶中出現如豆腐渣樣的現象。

血水樣白帶,有惡臭味,量很多。往往是由於病變組織的壞死或變性所致,常發生於子宮黏膜下肌瘤脫出陰道合並感染者,或晚期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有宮頸積膿者。少數亦可由輸卵管癌所引起。

導致月經不調的“幕後黑手”

月經不調是指與月經有關的多種疾病,包括月經的周期、經量、經色、經質的改變或伴隨月經周期前後出現的某些症狀為特征的多種疾病的總稱。

月經是女性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由於它受體內外各種因素影響,因此,每個人的月經表現形式也不盡相同,而且由於病理原因,常常表現為月經異常。許多女性發生月經失調後,隻是從子宮發育不全、急慢性盆腔炎、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去考慮,而忽視了生活因素。殊不知,許多你往往沒意識到的不良習慣,都可能是導致月經失調的罪魁禍首。有哪些因素會導致月經失調呢?

小貼士

有些月經失調不屬病態,而是因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隻要注意糾正不良習慣,月經便會很快恢複正常。要保持心情舒暢,學會自我調節情緒,避免各種不良的情支刺激,注意調護。不要吃辛辣、煎炸等助火東火的食物。體製虛的人要注意加強營養,多吃肉禽、奶類食品,如果量比較多則應該臥床休息。

幕後黑手之1:壓力過大

長期的精神壓抑、生悶氣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創傷,都可導致月經失調或痛經、閉經。

這是因為月經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宮內膜後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腦下垂體和下丘腦釋放激素的控製,所以無論是卵巢、腦下垂體,還是下丘腦的功能發生異常,都會影響到月經。

幕後黑手之2:貪涼

溫度對月經的影響是很明顯的,大量的臨床資料顯示。婦女經期受寒冷刺激,會使盆腔內的血管過分收縮,直接導致月經量過少,甚至突然閉經。那種認為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吃一些冰糕之類的寒涼食品沒有關係的觀點也是錯誤的。

幕後黑手之3:過度減肥

有關專家研究表明,少女的脂肪至少占體重的17%,方可發生月經初潮,體內脂肪至少達到體重22%,才能維持正常的月經周期。過度節食,由於機體能量攝入不足,造成體內大量脂肪和蛋白質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礙而明顯缺乏,影響月經來潮,甚至經量稀少或閉經,因此,追求身材苗條的女性,切不可盲目節食。

幕後黑手之4:過度肥胖

肥胖女性多愛吃甜食和油膩食物、有意無意進食過多、不愛運動、體力活動過少,而且多有明顯的家族傾向。這樣,長期的熱量積累使這些女孩子出現周身性的脂肪分布過多,體重增加,並且因肥胖導致代謝障礙。除了脂肪代謝、糖代謝的異常外,肥胖女性還常常出現性激素口泌的紊亂,導致月經周期不正常。

幕後黑手之5:電磁波

家用電器和電子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均會產生不同的電磁波,這些電磁波長期作用於人體,會對女性的內分泌和生殖機能產生壞影響,導致內分泌紊亂,月經失調。

幕後黑手之6:晝夜顛倒

夜間是人們休息的時間,晝夜的變化所建立起來的生物鍾,不僅使人體興奮與抑製交替,還與性激素分泌多少有關。由於熬夜實際增加了人們對光線的感受,影響大腦對於性激素的調控,可使女性出現月經量減少、月經周期推遲,進而影響正常的排卵周期,甚至造成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