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相:文學朝聖路上的“80後”
正所謂“惺惺惜惺惺,好漢識好漢”,因為對文學的執著與追求,朝聖路上,我和鄒相倒成了名副其實的“忘年交”。我們徜徉在文學的海洋裏,翱翔在創作的天空中,分享著彼此的收獲與期冀。
鄒相在電話裏告訴我,他準備出版一本個人文學作品集,並希望我能為他的作品集作序。對此,我表示大力支持和熱烈祝賀。鄒相是一位文學的勤奮種植者,無論是在菁菁校園,還是走向工作崗位,他都能利用有限的業餘時間,勤奮讀書,筆耕不輟,時有斬獲。現在,他是到了該把以前的文學作品梳理整合的時候了。 以前是播種的過程,現在是收獲的季節。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鄒相此番作品集的出版,也算是對以往的文學創作做一次完美的總結。
3年前,我與鄒相在同一個辦公室辦公,年輕帥氣的他總是活力四射,充滿激情。畢業於工科專業的他,在電腦技術方麵知之甚多,經常為同事們解決各類電腦操作技術問題,受到大家的好評和讚許。當時,我並不知道鄒相喜歡文學寫作。後來,我偶然在網上看到他的一篇名為《適應失敗》的文章,覺得其文筆精煉流暢,思想、思維均比較活躍。通過深談才得知,鄒相也是一位“文學發燒友”,在大學期間一直擔任校刊編輯,曾多次獲得大學征文獎。
鄒相是一位勤學好問的青年人,他經常找我探討一些有關文學方麵的話題,每次都很虔誠地聽取我對某一問題的見解或建議。2007年5月份的時候,他寫了一篇關於我的文學作品的評論性文章——《依然行走在朝聖路上》,並在河南省新鄉市文聯《牧野》雜誌上發表。我認真地讀了那篇文章,發現鄒相在文學理論架構方麵具有一定的潛質,他善於觀察,敏於思考,對作品的思想內涵、藝術技巧等,均有自己獨特的體悟和精準的把握。之後,他又在許多報刊上發表多篇文章,並且作品日趨成熟,讓人為之歡欣鼓舞。
後來,由於工作原因,鄒相離開了單位,另謀高就。但這並沒有阻礙我們之間友誼的繼續。每隔一兩個月,鄒相便會約我小聚閑談,或請教文學問題,或暢談人生理想。每每看到他那充滿自信和堅毅的麵龐,我有時都在想:作為“80後”的鄒相,有思想,有誌向,對生活、工作、情感躊躇滿誌,又豈會畏懼艱難險阻呢?年輕的鄒相還有什麼理由不走向成功呢?正所謂“惺惺惜惺惺,好漢識好漢”,因為對文學的執著與追求,朝聖路上,我和鄒相倒成了名副其實的“忘年交”。我們徜徉在文學的海洋裏,翱翔在創作的天空中,分享著彼此的收獲與期冀。
鄒相請我為他的作品集《風雨花》作序時,正值我工作最為繁忙之際,但我還是爽快地答應下來。作序倒是稱不上的,權且算是寫一寫與鄒相交往間的點滴印象吧!
《風雨花》這個題目,應該代表鄒相的精神狀態,“既然選擇了前方,就應該風雨兼程”,他始終對未來充滿信心,對生活充滿激情。在這本文集裏,有他在大學期間所寫的幾篇散文,樸實無華,卻充滿真情實感;有他近年來的散文隨筆作品,以情感為主線,讀來琅琅上口,真情流露其中;有他的一些新聞時評作品,文風犀利,用語鏗鏘,讀來暢快淋漓;有他的部分詩歌作品,或喜或憂,感情豐富飽滿;有他的小說故事作品,以關注弱勢群體為主線,風格灑脫,邏輯清晰;有他關於佛學的認知文章,自然平實,言簡意賅……
如今的鄒相,像一隻辛勤的蜜蜂,正撲棱著一對翅膀,在文學的阡陌小徑上且歌且吟,自由飛翔,人生的路途上,雖然還有更多的地方等待他去發現,去探索,但我相信,即便滿是荊棘坎坷,他會依舊奮勇向前——遠方向他走來的,定會是一道更美的風景,鮮花豔麗,芳香撲鼻。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借用此句送給鄒相,希望他在以後的文學創作道路上一路高歌,碩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