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怎樣喝豆漿才科學?(1 / 1)

鮮豆漿四季都可飲用。春秋飲豆漿,滋陰潤燥,調和陰陽;夏飲豆漿,消熱防暑,生津解渴;冬飲豆漿,祛寒暖胃,滋養進補。其實,除了傳統的黃豆漿外,豆漿還有很多花樣,紅棗、枸杞、綠豆、百合等都可以成為豆漿的配料(下麵致媽媽們的小tips中詳解),以炮製孩子益智好飲品。

☆餐桌上的營養學

1.豆漿營養豐富,特別是鈣的含量高

豆漿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磷脂,維生素B1、B2和鐵、鈣等礦物質,尤其是鈣的含量,雖不及豆腐高,但比其他任何乳類都豐富。

2.豆漿能提高記憶力

豆漿富含優質蛋白質,包括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對增強孩子記憶力十分有益。

3.常喝豆漿能排毒

豆漿含有高纖維,能增強腸胃蠕動,減少食物殘渣中的毒素在人體內的停留時間,有益身體健康。

然而專家指出,豆漿並不是十全十美的,它含有一些抗營養因素,不利於人體對某些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比如鋅,所以長期喝豆漿的人要注意多補鋅。此外,不科學的豆漿飲用方法也會危害身體健康,不利於孩子生長發育。

☆餐桌營養新“食”尚,吃出聰明來

糾正豆漿飲用的7大錯誤觀點

1.豆漿營養豐富,男女老幼,人人都適宜

事實上:豆漿性平偏寒而滑利,平素胃寒,飲後有發悶、反胃、噯氣、吞酸的孩子,脾虛易腹瀉、腹脹的孩子,均不宜飲用豆漿。

2.豆漿隻要加熱就行

事實上:飲未煮熟的豆漿會中毒,因為生豆漿中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製物等有害物質,未煮熟就飲用不僅會難以消化,而且還會出現惡心、嘔吐和腹瀉等中毒症狀。

3.豆漿多多益善

事實上:豆漿一次不宜飲過多,否則極易引起過食性蛋白質消化不良,從而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病症。

4.豆漿喝不完用保溫瓶儲存無大礙

事實上:豆漿裝在保溫瓶內,會使瓶裏的細菌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將豆漿作為養料而大量繁殖,經過3~4小時就會讓豆漿酸敗變質。另外,豆漿裏的皂毒素還能夠溶解暖瓶裏的水垢,喝了會危害人體健康。

5.豆漿 雞蛋,營養更豐富

事實上:豆漿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單獨飲用有很強的滋補作用。但其中有一種特殊物質叫胰蛋白酶,與蛋清中的卵鬆蛋白相結合,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所以,豆漿中不宜加雞蛋。

6.豆漿是早餐佳品,空腹飲用為佳

事實上:空腹飲豆漿,豆漿裏的蛋白質大都會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補益作用。飲豆漿的同時吃些麵包、糕點、饅頭等澱粉類食品,才能使豆漿蛋白質等在澱粉的作用下,與胃液較充分地發生酶解,使營養物質被充分吸收。

7.豆漿可以與藥物同食

事實上:有些藥物會破壞豆漿裏的營養成分,如四環素、紅黴素等抗生素藥物。所以,豆漿與服用抗生素的服用間隔時間最好在1個小時以上。

☆豆漿做法指導

1.生豆漿加熱到80~90度的時候,會出現大量的白色泡沫,很多人誤以為這樣豆漿已經煮熟,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假沸”現象,此時的溫度不能破壞豆漿中的皂甙物質。正確的煮豆漿方法應該是,在出現“假沸”現象後繼續加熱3~5分鍾,使泡沫完全消失。

2.豆漿不但必須要煮開,而且在煮豆漿時還必須敞開鍋蓋,這是因為隻有敞開鍋蓋才可以讓豆漿裏的有害物質隨著水蒸氣揮發掉。

3.有些人為了保險起見,將豆漿反複煮好幾遍,這樣雖然去除了豆漿中的有害物質,同時也造成了營養物質流失,因此,煮豆漿要恰到好處,控製好加熱時間,千萬不能反複煮。

4.豆漿裏不能加紅糖,因為紅糖裏麵有多種有機酸,它們和豆漿裏的蛋白酶結合,容易使蛋白質變性沉澱,不容易被人體吸收,而白糖就不會有這種現象,不過也需要在煮熟後冷卻再加。

☆致媽媽們的小tips:

豆漿搭配食譜:

(1)花生豆奶。

用料:黃豆、花生各45克,牛奶200克,水1200毫升,糖適量。

製作:黃豆浸泡6~7個小時,備用;把浸泡過的黃豆、花生放入豆漿機,加入適量水,打碎煮熟,用豆漿濾網過濾後,往熬好的豆漿裏添加牛奶即可食用。

功效:潤膚、補虛。

(2)枸杞豆漿。

用料:黃豆60克,枸杞10克,水1200毫升,糖適量。

製法:黃豆浸泡6~7個小時,備用;將泡好的黃豆和枸杞一起放入豆漿機,加入適量水,打碎煮熟,再用豆漿濾網過濾後即可食用。

功效: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增強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