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病與異常的認知與護理
發熱
發熱是身體的防禦性反應
寶寶比成人更容易發熱。主要是由於受到感冒病毒、細菌感染。而病毒、細菌的一個特性就是在37℃左右的溫度下最為活躍。身體為了抵禦它們的入侵,就會讓大腦發出一種升高體溫的指令,這樣侵入身體內的病毒、細菌就無法放出毒素了。
護理要點
給寶寶補充水分
發熱會使身體散失大量的水分,很容易引起脫水。這個時候一定要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可以給寶寶多次少量喂一些白開水、大麥茶、果汁、寶寶專用飲品等。
定時測量體溫,觀察寶寶症狀變化
寶寶的病情發展一般都很快。因此,要做好監測工作。可以每隔30分鍾或1個小時測一次體溫,如果發現寶寶的病情表現出特殊的症狀,可以將症狀變化記錄下來,作為就醫參考。
勤給寶寶擦汗、換衣服
開始發熱時,寶寶身體會感覺冷,這時要注意保暖。退熱後,身體會逐漸開始出汗,這時可以給寶寶換被子和薄的睡衣。
發熱的時候身體會大量出汗,要及時給寶寶換衣服、擦汗。另外,在給寶寶換衣服的時候,要仔細觀察,看看寶寶身上是否有發疹的跡象。
喂食容易消化的食物
如果寶寶要吃母乳、牛奶,放心地給寶寶吃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換乳初期,應該暫時讓寶寶克製一下;過了換乳初期,可以再次喂給寶寶母乳、牛奶。也可適當地添加一些粥、湯類等易消化的食物。
遵照醫囑,按時給寶寶服藥
6個月以上的寶寶發熱超過38.5℃時,一般可以服用退熱藥;如果寶寶精神狀態良好,也可以暫時先不用藥。服藥的時間間隔、次數、劑量要遵照醫生處方。
就診指南
暫且觀察
微熱、精神狀態尚佳
應該就診
高熱、但可以正常攝入水分
高熱持續1天以上
精神狀態不佳,食欲缺乏,與平時表
現相比異常
及時就診
精神疲倦、無力
不能正常攝入水分
緊急救治
發熱在39℃以上,出現反複嘔吐
月齡不滿兩個月的寶寶出現38℃以上
高熱
劇烈腹瀉、嘔吐、不排尿
出現痙攣
發熱時可能患的疾病
無皮疹、口腔發炎症狀
可能患的疾病 表現症狀
感冒綜合征 伴隨發熱、流鼻涕、咳嗽
流行性腮腺炎 除發熱外,臉頰、上下顎水腫
小兒結核 發熱持續數周,咳嗽,食欲缺乏
腦膜炎 嘔吐、抽搐,前囟門腫大
急性中耳炎 情緒低落,手頻繁碰觸耳朵,有耳漏現象
急性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炎肺炎 咳嗽不止、胸悶、呼吸困難
有皮疹、口腔發炎症狀
可能患的疾病 表現症狀
突發性發疹症 發熱持續3~4日後,雖然退熱,但同時伴有發疹現象
麻疹 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狀明顯,發熱3~5日全身出現紅色皮疹
風疹 伴隨發熱全身擴散粉色、細小狀皮疹
水痘 起紅色皮疹並伴有搔癢,形成水皰向全身擴散
手足 口病手掌、足底、口腔內起水皰
嘔吐
寶寶比較容易嘔吐
寶寶的胃不像成人的胃那樣呈彎曲狀,而是基本上呈直線型,胃入口處的肌肉常比較鬆弛。因此,受到一點點的刺激就容易嘔吐。
寶寶在喝完牛奶或母乳後常常會發生吐奶的現象。隻要吐奶量不大,寶寶的體重增加正常就無需擔心。如果寶寶發生噴射狀嘔吐,並伴有發熱、劇烈哭泣、反複嘔吐的症狀,則需要立即前往醫院。
護理要點
少量多次給寶寶喝水,避免引起嘔吐
寶寶嘔吐過後會覺得口渴,但是一次如果喂太多水,很容易引起再次嘔吐,這時可以等寶寶嘔吐停止後,每隔10~15分鍾喂一匙量的水。
要注意觀察寶寶的排尿次數、尿量
注意觀察寶寶的排尿量、排尿次數;有無發熱情況;糞便的硬度顏色如何;精神狀態是否正常。如果發現有異常症狀,應該及早就診。
寶寶嘔吐後要將口腔清理幹淨
寶寶嘔吐後要立即清理幹淨口腔中和臉上的汙物,防止汙物再次引發嘔吐。擦拭時最好用濕毛巾,這樣更容易擦幹淨。
如果寶寶持續感到惡心,可以把寶寶豎起來抱
盡量給寶寶穿寬鬆的衣服,輕輕地拍背部可以讓寶寶覺得安心。這時候如果采取搖晃式抱法,可能誘發寶寶再次嘔吐,應采取豎立靜止式抱法。
為了防止嘔吐物堵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應該將寶寶的臉朝向側麵,用圓而薄的靠墊墊在寶寶頸部與背部之間。
就診指南
暫且觀察
寶寶在不嘔吐時精神狀態尚佳
輕度嘔吐,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異常症狀
應該就診
伴有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發熱等症狀
持續嘔吐、腹瀉
排尿、排便的次數和量均減少
及時就診
持續嘔吐、精神疲倦、無力
緊急救治
高熱、疲倦,出現意識障礙
每隔10~30分鍾出現激烈哭喊;有血
便並呈草莓醬狀
頭部遭到猛烈打擊後出現嘔吐
嘔吐時可能患的疾病
有發熱症狀
可能患的疾病 表現症狀
感冒綜合征 打噴嚏、咳嗽,伴有感冒症狀
急性腦炎急性腦病 伴有高熱,情緒不振,並有抽搐現象
輪狀病毒腸炎 嘔吐後有嚴重腹瀉,糞便偏白
食物中毒 劇烈嘔吐並伴有腹瀉、高熱症狀
無發熱症狀
可能患的疾病 表現症狀
食物過敏 吃某種食物後會有嘔吐現象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 哺乳後呈噴射狀嘔吐出來
賁門失弛緩症 哺喂後所飲物大部分嘔吐
先天性腸道閉鎖、狹窄症 出生後即嘔吐、腹部腫脹、無法排便、嘔吐物中混有膽汁
腸套疊症 劇烈嘔吐後哭叫且間歇性發作、灌腸後有血便排出
顱內出血 頭部受到打擊後沒精神並且嘔吐
嘔吐期間的飲食關鍵
嘔吐30分鍾後,如果沒有繼續嘔吐,可以用湯匙補充10~30毫升水分(白開水、麥茶、寶寶專用飲料等)。再過30分鍾,補充10~30毫升水分。一定要間隔30分鍾再補充水分、牛奶或母乳100毫升,也可以試著吃一些粥或米湯5~6匙;如果完全沒有繼續嘔吐症狀,就可以恢複正常飲食了。有惡心症狀時,柑橘、桃子等果汁容易催吐。所以,禁喝這些飲料;優格、牛奶也有催吐效果,應避免食用。
腹瀉
糞便鬆軟和腹瀉是不同的
有的寶寶平時的糞便就比較鬆軟,而在換乳期初吃的新食物中,如果含水分比較多,很容易使糞便更加鬆軟。這和我們所說的腹瀉完全是兩回事,無需擔心。
但是如果寶寶的糞便中混有血或者黏液,聞起來有酸味或者惡臭,糞便呈淘米水樣。有劇烈腹瀉嘔吐、體重不增加等現象時,很可能是患有某種疾病,應該立即就診。
護理要點
補充水分最為關鍵
腹瀉可以導致身體內的水分不斷地流失,很容易引起脫水症狀的發生。這時候一定要給寶寶及時補充水分,可以給寶寶喝些白開水、寶寶專用飲料等。
母乳、牛奶可以正常喂食
母乳和牛奶可以正常給寶寶喝,但是如果寶寶出現不太想進食的情況,可以暫時先停一小段時間,然後再用多次、少量的方法喂給寶寶。
寶寶在腹瀉時,給寶寶喂牛奶的基本原則還是要按照平時的濃度,而不能僅憑媽媽的判斷,隨意改變牛奶的濃度。如果有其他疑問,可以谘詢相關醫護人員。
勤給寶寶換尿布
寶寶持續腹瀉時,屁股上常常會變紅潰爛,這時一定要勤檢查寶寶的尿布,尿布髒了應立刻更換,盡量縮短糞便與皮膚的接觸時間。
如果寶寶的小屁股還是潮濕的,就換上新尿布。臀部潮濕很容易引起發炎。所以,一定要用軟毛巾、紗布把水分吸收幹淨,或者用吹風機的暖風吹幹寶寶的小屁股。
如果經常用毛巾擦拭,很容易擦破寶寶的屁股,引起發炎。所以,最好利用浴缸或者淋浴水衝洗。清洗時特別要注意仔細洗淨肛門周圍、大腿內側的皮膚褶皺處。
腹瀉時很容易引起臀部起斑疹,並且病情發展迅速。如果反複發作,一定要谘詢醫生,而不能根據自己的判斷隨便用藥。添加輔食第一階段,要避免給寶寶吃脂肪含量比較多的肉類食物,可以選擇如粥、煮爛的烏冬麵、菜粥等澱粉含量較高的食物,並且要多次少量喂食。
就診指南
暫且觀察
糞便比平時稍微鬆軟
一天內的排便次數比平時平均多1~2次
應該就診
糞便比平時鬆軟,並且排便次數明顯增多
精神狀態不佳,食欲缺乏
腹瀉持續時間超過1周
糞便中混有少量血跡,並且有一股酸味
及時就診
不能正常攝入水分
腹痛、血便等症狀
糞便呈偏白色
糞便有異臭、惡臭
緊急救治
劇烈腹瀉、嘔吐
除腹瀉外,還出現發紺、痙攣現象
腹瀉時可能患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