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做人和學習同等重要做人和學習的三種關係(1)(1 / 3)

美德與學習的關係——具有美德的孩子成績優秀

狀元檔案

姓名:張利

年齡:22

專業:機械工程與自動化

特長愛好:乒乓球、象棋、星際爭霸

籍貫:河北省

高考成績:663分

座右銘:Attitudeiseverything.(態度決定一切)

狀元母親基本資料

姓名:王女士

年齡:53

教育程度:小學

職業:農民

特長愛好:裁剪、飼養小動物

記者:現在有很多孩子都失去了本該快樂的童年,不停地在學習各種技能,那麼您認為學習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怎樣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

母親:學習的目的就是在社會中生存,讓孩子掌握生存的技巧,具備在這個競爭的社會中生存的能力,能夠懂得如何做人,這些就已經足夠了。至於學習各種技能,我覺得就沒有什麼必要了,特別是童年的那些技能,都是一種開發孩子智力的手段而已,所以這些技能不是必需的,因為開發智力的方法有很多種。我想成功的人生就是既能滿足自己生活的需要又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充分發揮自己的所學知識,為社會做出貢獻。

狀元父親基本資料

姓名:張先生

年齡:54

教育程度:初中

職業:農民

特長愛好:DIY

記者: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您把什麼放在第一位?為什麼?

父親:教育孩子做人。因為我覺得“生活習慣的培養及性格的養成”是最重要的。孩子上大學之後經常和我交流這方麵的事情。我通過自己人生的經驗總結出,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首先要具備優良的品質和健康的生活習慣,其次才是自身能力和知識。知識可以不斷學習來獲得,而品性和習慣則需要從小塑造。因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記者:在您眼裏,什麼樣的父親才算是合格的父親?

父親:我覺得一個合格的父親,就是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父親在教育孩子過程中,要教他學好,教他具備做人的美德。我深信一個有美德的孩子,也會具備學習的美德,有了學習美德,成績自然會提高。

先學德性然後再學智慧,因為沒有德性,智慧便難以學到。

——辛加

“如何教育好子女”,這是當前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寶貝,掌上明珠,也是國家未來的希望,孩子的一切牽動著全家人的心,也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為了孩子的未來,所有的父母日日夜夜、月月年年付出難以計量的時間、精力和財力。如果孩子能夠成才,那是全家人的幸福;如果孩子平平庸庸,將是全家人的遺憾;如果孩子不幸成了“廢品”,則是全家人的痛苦。

一個才華橫溢的人,隻有具備了做人的美德,將來才可能有一番作為。從古至今,有許多傑出的成功人士,首先都是以人格的力量來征服人們,其次才是他們的智慧。遠的不說,就說抗金英雄嶽飛,他之所以能成為千古稱頌的英雄,就是由於他人格的力量,他保家衛國的正義,才讓許多英雄豪傑慕名投靠他,使他能擁有一支堅不可摧的隊伍。現代國際化的成功企業老總,他們的成功也是建立在他們做人的基礎上的,企業或公司提倡的以人為本,就體現出老總必須是一個有愛心和愛惜員工的人。

高考狀元張利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除了他自己的努力外,更是與他父母對他的教育密不可分。張利在提到父母對自己的教育時,飽含著感情記下了母親對自己的影響:

我的母親是一位勤勞善良的人,我永遠都忘不了她對我的教導。

在家裏,母親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生活,就是生下來就應該幹活。”她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所以,一年到頭,她都處於忙碌的狀態:白天下地做農活,十幾畝地被母親打理得井井有條,有時甚至很難找到一根雜草;晚上做完農活回家,母親也不覺得累,做飯、洗衣、打掃衛生均是一件挨一件地被列在工作計劃裏。等全家人都吃飽喝足準備睡覺時,母親才得到片刻清閑,此時她又會抓住這寶貴的清閑時間做她擅長的裁剪製衣。就這樣,母親不僅能保證家裏的人個個衣著光鮮,而且還能為別人裁衣掙些錢貼補家用。

母親辛勤的美德,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隻要是憑著自己的能力,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通過自己創造性勞動來獲得相應的報酬來生活,就是一個幸福的人。在母親的影響下,我把這個道理用在學習上:通過自己的努力學到真正的屬於自己的知識,通過創造性的學習新知識、尋找學習方法,就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

母親很少指派我們幹這幹那,但她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一切,就是對我們最好的教育。每當我看到忙碌的母親,心裏總是想:“媽媽,你辛苦了。”當家裏有什麼活時,我總是不用父母提醒,就去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