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家的經濟條件一直還可以,但是母親總是處於忙碌的狀態,很少會去偷懶片刻。也因為如此,我也受母親的熏陶而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勤勞努力,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保持勤快,不僅自己的事情都能順利地完成,而且還能使自己始終保持一種愉快的心情,學習效率提高得很快。
母親的善良也是值得我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麵。俗話說,“欲做事先做人”,母親一直就很和藹善良,周圍的親戚鄰居都對母親稱讚不已。其中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有一次家裏養的小狗生病了,可能是誤吃了什麼有毒的東西,一直趴在地上動也不動,一副很痛苦的樣子;當時正逢多雨時節,農村交通不方便而且道路濕滑,連自行車都不能騎,碰巧父親又外出打工;母親見雨仍然沒有要停止的征兆,但是小狗已經在地上呻吟不止了,母親很難受,她披上雨衣抱起小狗便直奔30多裏地遠的畜牧醫院。小狗的病被治好了,母親卻被雨淋得感冒了,但是她看到小狗活蹦亂跳地玩耍時,笑得卻很開心。
張利的母親用她身上的美德和行動,默默地感動著兒子,更為可貴的是這位母親身上那顆博大的愛心,一般來說,在電視和書中,我們看到過冒雨為親人看病的人,卻很少看到冒雨走30多裏地為一隻可憐的小狗看病的母親……然而,正是她善良的舉動,既換來了小狗的健康,還讓她的孩子們看到了慈祥母親人格中最美的一麵,從而在無形中激發了孩子心底那敏感的愛的心弦,讓他們懂得了做人的秘訣:做人一定要善良,要有愛心。
張利不但有一位勤勞、善良、有愛心的媽媽,同樣還有一位厚道正直的父親,在提到父親帶給自己的影響時,張利寫道:
我的父親是一個勤勉的人,為人厚道並且心靈手巧。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本莊的一個熟人承包了一項工程,請父親幫忙,並讓父親再找幾個工人,於是父親就打電話找了幾個工友。後來由於某些原因,這個熟人沒有拿到報酬的全款,故未支付這幾個工人的工資,他們就來找父親要錢。父親敢於承擔責任,沒有任何推脫,為此事多次奔波,連續兩個春節都是在討賬的日子中度過的,經過將近兩年的時間終於給工人要回了拖欠的工資,自己卻沒拿到多少,但他沒有任何怨言。
還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在電視上看到水上滑板運動,感覺很有趣,就想要去玩一次,可是我明白家裏的經濟條件是不能滿足這種要求的,所以隻能是心裏暗自傷心而已。父親察覺到我的心思,決定盡力滿足我的這個心願,就去工地收集了幾個大的方形泡沫塑料,然後綁在自行車上(把自行車的裝飾部分全部卸下,以便減輕重量),就像是四個小翅膀,同時在每個輪輻上加一個葉片,以便增加水流的阻力。然後通過浮力計算,一切正常,父親就領著我去了離家不遠的一條大河裏進行“滑板運動”了。父親親手製作的這個“水中滑板自行車”可以在水中自由地運轉,引得附近圍觀的鄉親一片叫好,而我也更加由衷地欽佩自己的父親了,他是最好的父親!
這個世界上,沒有更恰當的語言比實際行動更有說服力了。列夫·托爾斯泰說: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張利的父親,以他身上特有的厚道、忠誠、誠信等等美德,在生活中為兒子樹立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楷模。他寧可自己吃虧、自己受苦……也不虧待別人——這才是做人的優秀美德,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正是有這種美德的父親,才會感動孩子。
張利出生於農家,母親和父親身上的美德,給他上了一堂最生動的“做人”課,使他悟出:做人就得做具有美德的人,做學生就要做德才兼備的好學生。聰明的張利把做人的美德用在學習上:勤動腦動手,活學活用,善於創新……有了這樣的學習方法,才讓他在求學階段,一直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這就是父母人格的力量,也許他們沒有受過多麼高的教育,也許他們並不富有,但是,在他們身上,有一種原始的、根深蒂固的美德,於無聲處散發著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來激勵著他們的子女去更好地做人,更好地學習。
張利的父親在談到對孩子進行做人教育時說道:我從沒有特意去塑造孩子的性格和行事習慣,當時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但對於一些錯誤的習慣我會讓他糾正。通過不斷的積累與修正,讓他成為一個比較健全的有用人才。
在生活中,父親是孩子最大的榜樣,是家庭的主心骨,是孩子兒時心目中的英雄。父親的處事為人將直接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因為孩子總是會繼承父親的一些行為品質。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嘛。所以,當父親的要給孩子樹立榜樣,自己做事要行得端立得正,並在適當的時候告訴孩子事情要如何做;其次,要引導孩子培養好的生活習慣,鍛煉他的能力,讓他有上進心。
清華高考狀元範錦鵬的父親也很重視對孩子的做人教育,他說:一旦遇到孩子撒謊或者懶惰等壞習慣出現的時候,我們會及時提醒孩子,因為我覺得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必須要讓孩子養成這些基本的習慣。我感覺孩子的性格還是很像我們,可能是從小跟著父母長大,向父母模仿的緣故吧。我和他母親都比較誠實、老實、能吃苦、善良待人,孩子也具備了這些性格特點。我認為做父母的,一定要先教給孩子做人的基本道理,孩子知道了自己將來做什麼樣的人,就會在學習上下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