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大考需要良好的心態孩子成功大考具備的三種心態(4)(2 / 2)

清華高考狀元家長的一番肺腑之言,道出了平常心態的重要性。在他們眼裏,高考也好,工作也好,隻要有好的心態就成功了一半,如果能夠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麵對壓力,麵對挫折,以平常心對待,那麼,高考就不存在著失敗、煩惱和遺憾了。

在高考時,能否讓自己的孩子保持一顆平常心態,完全取決於父母的態度;在考場上,孩子能否發揮得更好,同樣取決於父母的態度。所以,家長想讓孩子在人生的考場上答出滿意的答案,就把對孩子的期望值降低一點吧。

梅朝耀點評

美國偉大的繩索平衡家瓦倫達生前曾說:“我走鋼索時從不想目的地,隻想著走鋼索這件事,誠心誠意地走好鋼索,不管得失。”所以他一直走得很好,除了最後一次。最後一次瓦倫達在表演走鋼索的節目時,不慎從鋼索上墜下而死。事後他太太回憶說,她知道這一次他一定會出差錯,因為他表演前不斷地說:“這次隻許成功,不許失敗。”正是因為他打破自己的平常心,開始患得患失,才導致了他的失敗。心理學家們把這種心態叫做“瓦倫達心態”,就是隻因為過分在意,反而失去了原有的水準導致失敗的一種現象。

現在孩子們的高考也像是一場演出,經過十多年的寒窗苦讀,多少次的模擬衝刺,每個人都盼望著自己能夠取得好成績。這些願望無疑都是好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成功不僅需要紮實的基本功,更需要積極平和的心態。如果每個人都像瓦倫達一樣過分的在意自己的演出,那麼結果就不會太好。

好的心態是成功的一半。中科院的一位教授對北京部分高中生經過心理素質綜合測評後發現:高三學生的平均分數是3.67分(滿分為5分),而那些高考成績優異的同學的平均分則在4分以上。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曾經對20個因素在高考中的作用進行了研究。結果出乎意料,在高考中作用名列第一位的並非學習基礎,而是心態!換言之,考生的心態是影響高考成績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要想讓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態,家長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不要把太多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些家長,因為自己當年因各種原因沒有考入名校,就把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考出好成績來,家長的這種期望,在很大程度上會給孩子造成壓力的。

第二,要讓孩子正確地對待競爭中的成敗得失。有競爭便會有成功有失敗,不必因為一次成功而沾沾自喜,更沒有必要為一次失敗而垂頭喪氣。家長要正確地麵對孩子的成敗得失,要告訴孩子,不要因為在競爭中被人超越而氣餒,你也在進步,隻是別人的進步更大而已。要告訴他們,人最好的參照者就是自己,隻要比自己以前有所提高。隻要自己真正努力過了,並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又何必在乎別人是否超越了自己呢?隻要家長能積極、輕鬆地麵對問題,孩子多少會感受到正麵的支持。

第三,運動也能調整心態。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隻有安安分分的坐在書桌前,才能認真看書,因此不準孩子出門活動,甚至連基本的運動的時間都沒有安排。殊不知,適當的運動是可以調節孩子的考試心態的。家長要讓孩子利用課餘時間,或者學習累了的時候,去運動一下,或打打籃球,或跑一跑步。當孩子大汗淋漓的時候,也是最舒服的時候,因為身體的運動使得習慣於緊張學習的大腦放鬆下來,而且使大腦處在另一種興奮之中。這樣運動之後,孩子的大腦會特別清醒,學習當然也就更有勁了。

第四,幫助孩子減壓。孩子高三的“累”還有一個原因是來自學校、家庭和社會等各方麵的壓力。孩子在學校學習,每天所經受的內在和外在壓力都是相當大的,如果他們回到家中,家長還給他們施加壓力的話,結果隻能是將孩子壓垮。作為家長,對孩子的未來充滿關注這是很容易理解的,但不能表現出來,那樣會給孩子帶來無形的壓力。所以,請收起您的過分“關心”,請適當“冷淡”的對待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加平靜、更加輕鬆的對待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