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大考需要良好的心態孩子成功大考具備的三種心態(4)(1 / 2)

聽了媽媽的話,我的心平靜下來,後來,當我因一些事情而變得煩躁時,我就多想想媽媽的話,很快就平靜下來。“保持一顆平常心”是我高三最大的收獲之一,在媽媽的影響下,我改掉了浮躁、怨天尤人的性格,變得平靜、謙和。確實如媽媽所說,經曆過高三,成績已變得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了在追求的路上有失望,但最終充滿希望;有挫折,但最終越挫越勇。

從吳曉玲談的經驗中,可以發現,平常心態的重要性,因此,要想讓孩子輕輕鬆鬆參加高考,高考前,父母不要把過多注意力傾注在孩子身上,給孩子吃香的喝辣的,生怕後勤保障不到位影響高考大計。人的飲食都是遵循著一定的習慣和規律的,如果打破了規律,反而會讓孩子不能適應。更重要的是,這種過度關心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負擔,讓孩子感覺到高考不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情,而是一家人的事情。

其實,在孩子高考的時候,家長隻要能保證孩子足夠的營養就行,高考不是一考定終身,成才之路千萬條,因此不必將高考看得太重要,要做到舉重若輕,平靜對待。隻有這樣,孩子才能保持一顆平常心態。

吳曉玲的爸爸在提到女兒高考時的心態時說:

曉玲的個性以前是非常浮躁的,很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這對她的學習十分不利,特別是當她在高考前評選省級三好學生失利之後,似乎總是因為失去20分的加分而耿耿於懷。雖然在高考中,1分之差可以決定勝負,更別說20分的差距了。可是看著原本專心學習的女兒,因為這20分而耿耿於懷。我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有一次,在吃飯的時候,她再一次提起如果因為少了20分而與自己心儀的大學失之交臂,那該是多麼遺憾的事情啊。我聽了,決定好好和她談一談。我對她說:對於這20分,你隻是沒有得到而已,並沒有失去什麼,隻是和大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隻要你努力,依你的實力一定還能做得更好。高考是大事,但是也是小事。考好考差也不能代表什麼,一定要以平常心對待,不要太介意。介意反而還會失去更多。

說到平常心態,吳曉玲的媽媽說道:我覺得不管幹什麼,有一顆平常心態是最重要的。隻有平常心態,才會讓自己的情緒不受控製,這就是為什麼平時成績很好的學生,到了高考就發揮不好的原因。所以在高考前,我常對女兒說:“曉玲,不要有什麼壓力,一切順其自然,隻要盡力就行。媽媽也經曆過高三,隻要安心學習就行。要記住,平常心最重要。”

臨近高考的時候,大家都進入了備戰狀態,此時每個人都會十分敏感,很小的問題就會引起孩子心理的巨大波動。如果不能及時調整他們的心態,這些小問題就會慢慢的累積成心結,成為心中的魔障。因此,父母要想辦法讓孩子自我減壓或做心理調節。在我看來,高考考的其實就是考生的心態,心態越好,發揮得也就越好。

對於平常心態,魏小青的父親說:學習的目的是獲取知識,而考試則是學習成果的一次檢驗。通過考試,可以檢驗自己平時學習上的

得失,找出缺陷,查漏補缺,家長對於分數不要看得過重,這樣才能讓孩子有個好心態。高考前,我經常對她說,高考固然重要,但不能看成是對自己成績的惟一評判標準。所以你要想評估自己的能力,就要保持平和的心態。

在高考期間,為了讓她以良好的心態迎接高考,我們還是像以前那樣,該幹什麼幹什麼,給孩子做的是家常便飯,這樣可以讓他在心理上保持一個平常心態。

孔穎的母親說:心態真的能夠決定一切。如果太緊張,可能會導致發揮失常,相反,秉持一顆平常心,加上平時注意抓基礎,才利於高考。我記得女兒第一天高考完後,像往日一樣,看完半個小時的電視新聞後,就去學習。

梁浩然的父親說:一場高考考的不僅僅是學生,一同接受考試的還有家長。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以最好的狀態投入高考,進最好的大學。於是很多家長為了給孩子補腦、減壓,紛紛想盡各種辦法,買來各式各樣的口服液、藥片給孩子服用。其實家長這樣做,反而增加了孩子的壓力,孩子的肩頭不僅僅有考試的壓力,現在更要加上父母的厚望,這樣負擔沉重的孩子,能輕鬆的迎接高考嗎?

浩然上高三時,每天晚上10點鍾左右,我們都會陪她在樓下慢跑,身體好,才能保證學習,而且慢跑之後,身體特別輕鬆,通過運動吸氧後,記憶力也增強了不少。孩子也說跑完後,背東西特別牢固。

傅勤的母親說:高考隻是人生道路的開始,分數高雖然是個很好的開端,能讓孩子有較高的起點,但是分數也不能決定一切。相比較之下,我更關心孩子是否擁有健康的心理。高考成績隻是孩子多年學習的總結。孩子成績不錯,隻能說明女兒12年的學習有一個完美的總結。麵對高分,更要以平常心麵對,不能因為高考的成績好,就驕傲自滿,故步自封。競爭的壓力很大,要以平和的心態看待自己的成績,接下來,孩子的未來還很長,她不可能永遠都是狀元,所以,擁有一顆平常心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