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有一位身無分文的美國青年,他想創業,但是缺乏資金。當時他十分看好電子商務,認為這個新興的行業一定能夠興盛,而且他也下定決心要在這個領域裏來發展自己的事業。該如何解決資金的問題呢?他首先想到了自己的父母。當時他的父母有30萬美金的養老金,當他向父母說明想要創業的用意之後,他的父母僅僅商量了一會兒,就把自己的養老金交給了兒子,並且說:“我們並不了解互聯網,更不知道什麼叫電子商務。但我們了解並尊重兒子的選擇,並深信他會做得更好。”
後來,這位青年拿著父母資助的30萬美元創業基金,果然在電子商務領域做出了很大的成績。這位青年就是個人財富達105億美元、大名鼎鼎的亞馬遜書店的首席執行官——貝索斯。我們不能說貝索斯的成功完全歸功於他的父母,但他父母所起到的作用確實非同小可。除了先期的資金支持外,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對貝索斯的高度信任,為貝索斯帶來了無窮的精神力量。
有些父母看了這個故事後會說:“要是我的孩子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也會傾其所有地支持孩子。”然而,父母們在說這句話時,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充分信任孩子。世界上因父母的信任使孩子取得成功的例子實在太多了,他們成功的背後並不是來自父母寵大的經濟支持,而是真誠的信任與理解。可是有些父母,除了經濟外卻很少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
1996年在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調查的時候,我們發現,多數孩子絕對相信父母很愛自己,半數以上的孩子也認為父母總是鼓勵自己,但是隻有三四成的孩子認為父母理解自己。這說明什麼呢?父母對孩子的愛遠遠高於理解。在受調查的孩子中,認為“媽媽很愛我”的占89%,但是認為“媽媽相信我”的就降低為54.8%;認為“爸爸很愛我”的占81.9%,但是認為“爸爸很信任我”的就降到了54.2%,降了30%多。這就說明父母對孩子的愛遠遠高於對孩子的信任。
最近國內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中學生最喜歡父母的10種做法中,排在前三位的“信任我”占63.5%、“說話算數”占49.2%、“讓我平等參與家庭生活”占31.7%。從這些資料顯示,我國的父母在信任自己的孩子方麵,做得還遠遠不夠。
信任孩子,是父母增進親子關係的第一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的信任,往往會有神奇的力量。調皮的孩子會因為父母的信任而變得聽話;自卑的孩子會因為父母的信任而變得自信。盡管信任孩子在教育中的作用如此之大,但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缺乏信心卻是比較常見的現象,即使家長老師聲稱對孩子有信心,但實際行動中卻充分表現出對孩子沒有信心。因此,對孩子有信心不應該隻是掛在嘴上,而要表現在實際行動上。
孩子上中學後,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方式。對於自己的事情,孩子們往往會有自己的決定。就像文中的高考狀元劉磊,當他第一次高考失利時,他自己決定要複讀。劉磊的家長選擇了尊重孩子的決定,並且對孩子表現出了極大的信任。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信任他,鼓勵他自己做出決定,因為隻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學會獨立與自主。當孩子做出自己的決定的時候,家長更要尊重他們的決定,因為路要靠孩子自己走,有了父母的支持,才能滿懷信心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讓孩子擁有平常心——平常心態造就卓越
狀元檔案
姓名:吳曉玲
年齡:20
專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特長愛好:讀書、寫書法、唱歌
籍貫:雲南
高考成績:776分
座右銘: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狀元母親基本資料
姓名:李淨玉
年齡:46
教育程度:大專
職業:教師
特長愛好:讀書、看電視
記者:作為中學老師,孩子上高三期間,您是否給她開過“小灶”?
母親:在學習上我沒怎麼幫過她。不過,在精神上我倒給過她不少鼓勵。我是高中老師,帶過好幾屆高三學生,很清楚在這個階段,孩子的學習壓力很大,幾乎是一頭紮在題海裏的。所以,她一上高三,我就試著在精神上給她減“壓”,讓她把高考看作是平常小測,並對她說,高考雖然很重要,但努力的結果更重要,因為隻有努力學習,才能學懂很多知識。
狀元父親基本資料
姓名:吳東國
年齡:48
教育程度: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