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機關幹部
特長愛好:運動
記者:聽吳曉玲同學說,在高考前,您給她說得最多的話就是讓她保持平常心態。
父親:是的。平常心態是高考最重要的保障因素之一。沒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不可能有美好的結局。考試前我和女兒談過很多次,還把當年我和她媽媽高考時的優點和缺點加以分析。這樣更有助於她身心放鬆。心態不同結果就不一樣。有一個考生,高考時父母雙雙等在門外,她一下考場,就問她考得怎麼樣,當聽說她的強項數學沒考好時,父母麵露憂鬱,傷心地問為什麼沒發揮好,見父母為她著急,她更難過。結果後麵的科目都受到了影響。還有一個考生,母親在離他高考隻有幾天的時候,突然發生意外去世,在父親的開導下,他堅強地帶著黑紗走進考場,結果考得挺好。所以,我覺得高考時擁有一顆平常心是最可貴的。不僅僅是高考,對待任何事情都一樣,擁有一顆平常心成功的機會會大一些。
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能改變自己的心情。沒有任何外界的力量能夠統治你。
——拉爾夫·沃爾多·埃默森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觀天上雲卷雲舒。”平常心態就是一種灑脫恬淡、氣定神閑的心態。平常心是一種境界,平常心是積極人生,平常心是道。有許多傑出的人物,都是懷著一顆平常心來幹事業的。
懷雄心壯誌,當然能成事;但懷平常心,有時能把事做得更多更好,因為他心無滯礙,無所羈絆,自然能發揮出全部潛力。綜觀古今中外,真正的高手,都懷著一顆平常心。所謂“像一個凡人那樣活著,像一個詩人那樣體驗,像一個哲人那樣思考”。同樣的道理,用在學習上也一樣,如果孩子能用如此平和的心來對待學習,學習效率會很高的。所以,父母不要把過多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這樣,孩子就能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學習,對待決定自己命運的高考。
有人說,高考是人生的轉折點,對人的一生都產生著很大的影響。此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對於大部分人來說,12年的寒窗,4000多個苦讀的日子,3天的時間就被定了乾坤,拿兵家的話就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如果高考成功,自然是皆大歡喜,如若失敗呢,又該如何麵對?誠然,高考並不代表就是最終的成功,有很多成功人士,都是走上社會後,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改變命運的。
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考進最好的大學,接受最好的教育,仍不失為成功之路的捷徑。因此,高考成為社會各界都普遍關注的問題。短短幾天的高考,顯得漫長而艱難,而接受考試壓力的不僅僅是學生,還有家長、老師,乃至整個社會。怎樣在麵對壓力的時候,能夠化壓力為動力,獲得高考的成功呢?讓清華高考狀元及他們的家長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吳曉玲是一個十分有靈氣的女孩子,大概是彩雲之南的雲南養育了她溫潤的性格吧。在整個采訪過程中,她始終不緊不慢,談到自己成功的經驗時,她說:
高中時,因為我沒有能評選上省級三好學生,失去了20分的加分機會。於是我天天想著,因為少了20分加分我將與夢想中的大學失之交臂,這一度影響了我的複習狀態。細心的父母發現了我的苦悶,勸解我道:你隻是沒有得到,但也沒有失去,因為你還有努力,這才是你惟一的辦法。於是我心中豁然開朗,以一顆平常心,坦然麵對這次小挫折。在高三複習中,一些挫折難以避免,不必為一些得失而傷神,比如一次次的小測中,要是考得不好,會暴露自己知識的漏洞,馬上亡羊補牢,這樣才能在高考中避免犯類似的錯誤。
高考前,爸爸常對我說:“不要把高考看成是一道關口,其實它是一個機會,讓你了解自己。如果沒有高考,你真的想不到你身體中蘊藏了如此大的潛能,而它一旦爆發出來,就可以改變一切。”
有了爸爸這句話,我的心變得異常平靜,很多外部環境因素也不再影響我,例如高考倒計時牌的數字日益遞減,例如考前大大小小的考試讓你不敢肯定自我。這些外部的壓力如果沒有認真調適,效果會適得其反,要學會接受壓力,並駕馭壓力,一定提醒自己:我要努力,我正在努力!
在提到母親時,她說:媽媽是老師,說的話很有道理,她對我說:“曉玲,高三歲月是非常值得紀念的,它是成長曆程中見識最多、最廣的一段日子:當你發現掙紮在題海裏暗無天日的醜小鴨,變得勤奮、自信、聰慧了,就是一大收獲。這時你會發現,不是你沒有潛力,隻是你低估了自己。經曆了高三的酸甜苦辣,你會成熟,不再患得患失,不再懼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