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理 3~6歲的幼兒是人性格形成的重要階段。
3~6歲,在身長方麵長得特別快,這一時期又稱之為身高的第一生長期。在此之前,孩子的腦袋看上去顯得特別大,身子反而顯得小,4~6歲時,腦袋與身長的比例因身長增高而發生變化。慢慢地,嬰兒式的特征完全消失,身材長得越來越接近少男少女了。
幼兒3歲時,蹦蹦跳跳、跑來跑去的,特別活潑,基本上已具備了所有的運動能力。6歲則較前更為活潑了,肌肉結實,細小的活兒都能幹得很出色,和小朋友們遊戲也能配合得很協調。
在這三年裏,許多生活習慣大致確立。吃飯時不會弄得滿桌都是,大小便能自理等。用不著大人幫助孩子可以單獨上床睡覺,洗手、洗臉、洗澡、穿脫衣服等。
語言表達能力、情感、社會性等在這個階段飛躍發展,能在孩子們的集體活動中逐漸遵守有關規則。
要想使孩子這些能力有所發展,就讓孩子到集體環境中去生活。經常和小朋友們玩玩,不但能使身體得到鍛煉,而且還能培養孩子的自製力和忍耐性。孩子在幼兒園裏生活,培養孩子和他人相處的能力。
2.視力 專家們曾對患有不同程度近視眼的兒童做了檢測,發現他們血清中的鋅含量均低於視力正對照組兒童,這說明體內缺鋅對視力有影響。
不少兒童平時隻吃一些精製食品,對粗米、粗麵卻閉口不吃,這也會對視力產生不良影響。因為隻吃精製食品,會導致體內微量元素鉻缺乏,使胰島素調節血糖的功能受製約,血漿滲透壓隨之升高,促使晶狀體和眼房水的滲透壓上升,導致屈光度改變而損害視力。體內鉻元素的不足,還會妨礙蛋白質與脂肪的正常代謝,尤其是影響了氨基酸的轉運,使血液膽固醇升高,加速動脈硬化、高血壓等病變的進程,而這些病變對視力均有一定影響。
特別是不少兒童喜吃甜食,而吃糖過多會對視力造成危害。原因是糖屬酸性食物,它在代謝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堿性物質——鈣與維生素B1.體內鈣不足,會使血液滲透壓降低,導致晶狀體和眼房水滲透壓改變。當眼房水的滲透壓低於晶狀體的滲透壓時,眼房水便會通過晶體囊湧入晶狀體內,促使晶狀體變凸,屈光度增加,造成視力下降;而維生素B1缺乏,也會促使近視眼的發生。
由此可知,少兒偏食可致視力障礙,所以一定要使兒童的日常膳食合理搭配,食物應多樣化,幹稀搭配,粗細結合,適當多吃些富含鈣、鋅、鍺及維生素B1的食物。
3.體重 一般認為超過按身長所測的標準體重的20%即稱肥胖,若低於按身長所測的標準體重的10%以上為體重過輕。寶寶的體重應合乎正常才好,過胖或過瘦都不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肥胖會給寶寶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麵帶來諸多不便。肥胖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病理性肥胖,是由中樞神經係統,內分泌係統等病引起的,表現是軀幹胖,而四肢不胖,並伴有多毛,性征異常等症狀,是一種疾病,必須去看醫生。另一是單純性肥胖,這種情況是由於飲食過多,活動量過少而引起的。表現為皮下脂肪豐滿,但體態較均勻,智力和性發育正常。
單純性肥胖宜采取”減肥“的方法。要給寶寶控製食量,但不能因此影響寶寶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控製是從食量過多轉變到正常。食物應多樣化,各種粗細糧都吃,多吃蔬菜水果等多纖維食物。高糖高脂肪的食量應少吃。除正餐外,要少吃零食,睡覺前不可吃東西,因為夜間休息,消耗能量少。應讓寶寶多活動,增加運動量,消耗掉過剩的熱能。但要注意安排項目要與寶寶的興趣結合,不可強迫,要做到持之以恒,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此外,運動量也不能過大,每天應有1個小時的運動。激烈的運動會使寶寶的食欲大增,反而不利。減肥是一項長期的計劃,不可操之過急,貴在堅持,每周體重的減輕不要超過0.5千克,以免產生諸多不良的副作用。